复旦大学 三轮车夫破格成复旦大学研究生,他的国学知识,远比专家还要高深( 三 )


未来该何去何从?
继续回去蹬三轮车?如果没有经历过做学问的快乐,好像一辈子蹬三轮车也无妨,可体验过后又回到社会底层,到底有些不甘心 。
那继续做学问?去哪里做?好机会也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
复旦大学 三轮车夫破格成复旦大学研究生,他的国学知识,远比专家还要高深
文章图片
三轮车夫艰辛读博,毕业又陷入困境
蔡伟一筹莫展时,裘锡圭教授也在悄悄谋划着一件大事情 。
那时候,复旦大学早已开始实施新制度:两院院士、杰出教授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可以自主招收博士生 。
裘锡圭教授建议蔡伟考研也好几年了,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蔡伟的高中学历 。
按规定,报考研究生必须具备研究生或同等学历 。因此,裘锡圭教授便和李家浩、吴振武教授联名写了推荐信,连同复旦大学的申请一起报送教育部 。
不久之后,复旦大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上就出现了“蔡伟”名字 。
蔡伟看似就要实现人生跨越了,但接下来的入学考试又成了他的拦路虎 。
蔡伟英语成绩很差,学校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后网开一面,将英语改成了相对较简单的日语 。从没学过日语的蔡伟只好临时突击,年近40岁的他学习了许久才过线,如愿踏入复旦大学 。
复旦大学 三轮车夫破格成复旦大学研究生,他的国学知识,远比专家还要高深
文章图片
这时候,“三轮车夫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的新闻,一下占据了各大报纸头版头条,蔡伟得到了广泛关注,但他不想生活在聚光灯下,不想做学术明星,便更换手机号码、躲开镜头,开始了孤独的学习旅程 。
虽然蔡伟的专业能力已经很强了,但他目前所拥有的知识都是自学得来,知识零散,不成系统 。
他开始补学基础的通识课,补学本科和硕士课程,又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学习,蔡伟终于修满了学分 。
接下来就是完成博士论文 。蔡伟从没写过专业论文,他又学着适应学术表达的范式,将足以成书的博士论文来来回回修改 。
就这样,3年的博士被他足足读了6年 。
毕业那年,蔡伟已经44岁了 。
此时的蔡伟,高学历有了,可是年龄大也成了不争的事实,他遭到了很多用人单位的拒绝 。从上海回到东北后的一年多,蔡伟不是在面试,就是在面试的路上 。
复旦大学 三轮车夫破格成复旦大学研究生,他的国学知识,远比专家还要高深
文章图片
复旦大学 三轮车夫破格成复旦大学研究生,他的国学知识,远比专家还要高深
文章图片
重获新生,回归平静
一年半后,千里之外的贵州安顺学院向蔡伟抛来了橄榄枝 。他终于能够去梦寐以求的博士站工作了 。
不久后,他便打包了80多箱书,花4000元从锦州运到安顺,然后带着妻子南下,成了一名真正的高校老师,负责教授古代汉语、文字学和书法 。
2019年,他的博士论文《误字、衍文与用字习惯——出土简帛古书与传世古书校勘的几个专题研究》正式出版 。
每年,蔡伟都会发表一些论文,数目不多,但每篇一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会解决一个问题,也确保有干货 。
这些年来,蔡伟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甚至连安顺学院的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不清楚他精彩的前半生 。
因为他不愿利用网络让自己爆红,也不愿到处讲自己的经历来炒作 。
他说:“古代典籍本就冷僻偏窄,既然不为大众熟知,也没必要总是让人知道 。做学问,不就是要经得住长时间的埋头嘛,名利是致命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