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王静在鼓楼下留影在北京中轴线最北端 在《鼓楼静语》里讲述鼓楼往事(众生相)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王静在鼓楼下留影在北京中轴线最北端 在《鼓楼静语》里讲述鼓楼往事(众生相)
文章图片
王静在鼓楼下留影
在北京中轴线最北端 , 钟鼓楼的暮鼓晨钟 , 于古都上空回荡了六百多年 , 敲打着每一个时辰的到来 。 鼓楼前的老住户王静和她的老街坊们一起 , 通过《鼓楼静语》公众号这个平台 , 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 把居住在鼓楼脚下的百姓生活、老街老胡同的历史呈献给读者 , 分享着时间的故事 。
“心中有一只金色的小鹿 , 那就是关于文字的舞蹈 。 ”2018年立春之际 , 伴随着《鼓楼静语》公众号的顺利开通 , 62岁的王静 , 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 王静说:“过去上班时 , 做过企业报编辑 , 平时就爱写点东西 。 退休后看孙女 , 看孙子 , 好不容易孩子上学了上幼儿园了 , 才又重新拾起自己的写作爱好 。 ”
每天忙完了家务事 , 王静都会利用零散时间打理《鼓楼静语》公众号 。 打开电脑 , 整理一下文字和照片 。 登录邮箱 , 查看一下有无网友投来新稿 。 打开手机 , 开启订阅号后台 , 编辑稿件 , 修改文字 , 分段排版 , 插入图片 , 添加音乐…此时的她 , 在鼓楼脚下各个时段各个街区中徜徉 , 进入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 。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王静在鼓楼下留影在北京中轴线最北端 在《鼓楼静语》里讲述鼓楼往事(众生相)】在主编王静的打理下 , 平台上一篇《走进老照片——地安门、鼓楼前!》的文章吸引了5.6万读者的阅读 , 写下了上百条留言 。 一位在海外工作的老街坊 , 发现了《鼓楼静语》的公众号 , 动笔写下了《鼓楼前 , 我与奶奶相伴的日子》 , 许多人留言分享 , 过去的同学伙伴又联系上了 。
笔者和王静取得了联系 , 相约去鼓楼走走看看 。 王静还约了两位老街坊 , 一位是鼓楼前辛安里胡同的“发小”姚记炒肝店的掌门人姚燕 , 另一位是老街坊刘云舫 。 鼓楼生 , 鼓楼长 , 这一带都是她们所熟悉的地方 。
三位老人有备而来 , 身着便装 , 脚踏舒适的运动鞋 , 走在这条老街上 , 从繁华的街景中去寻觅老街的影像 。 “烟袋斜街北边是洪吉纸店 , 电光纸、皱纹纸、作业纸 , 应有尽有!”“记得泰麟粮店 , 用个大铁簸箕盛粮食 , 上称后 , 底下拿口袋一接 , 面就倒进了口袋里 。 ”“对了 , 进门还有个卖酱油醋的柜台……”
聊到鼓楼 , 聊到过去 , 聊到乡愁 , 老人们的眼睛亮了起来 , 脸上透着兴奋的光彩 。 跟着她们 , 笔者好像也一起进入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之中 , 来往的游客渐渐隐去 , 眼前的街景瞬间切换成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
刘云舫瞅见路旁石墩上坐着的一位老先生很是眼熟 , 上前一问 , 发现竟是儿时玩伴!聊起王静的公众号 , 立即有了共同话题 。 “《鼓楼静语》 , 我知道啊 , 说的都是咱鼓楼周边的事儿 , 爱看 , 每期都看 。 ”
《记忆中的地安门中学的老师们》是与老同学们击鼓传花般联系的开始 , 串起了一条街半个世纪后的重逢;《鼓楼地安门什刹海留言坊》是供老街坊们忆旧留言寻友的平台 , 重拾了这一带百姓生活的岁月时光 。
晨钟暮鼓 , 是北京老城最醇厚的百姓记忆 。 时间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代代相传 。
王静 , 1956年出生在北京鼓楼东大街106号一个大杂院里 , 那儿有她许多童年的记忆 。 走到院门口 , 王静告诉笔者 , 这块空地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 那时的她是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儿 , 挺着胸脯带领全院的孩子玩齐步走的游戏 。 队伍从街头走过 , 不断有孩子加入 , 会越走越长 。 “一二一!一二一!”那清脆的声音在公号的文字中从记忆深处被呼唤了出来 , 传得很远很远 。 城市历史的剪影、温暖亲切的记忆、充满烟火气的生活 , 尽在其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