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天价“彩礼”压垮爱情?甚至出现“彩礼贷”!这种婚俗到底是怎么来的?( 二 )


彩礼|天价“彩礼”压垮爱情?甚至出现“彩礼贷”!这种婚俗到底是怎么来的?
本文图片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鹿在先秦时也是常见的聘礼 。 如《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 , 野有死鹿 。 白茅纯束 , 有女如玉 。 ”描绘了男子在乡间打猎猎到了鹿 , 用茅草包起来送给心爱的女子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 鹿在上古时期被认为是一种仁寿 , 送鹿的风俗表达了上古时期人们对婚姻幸福美满的追求 。
【彩礼|天价“彩礼”压垮爱情?甚至出现“彩礼贷”!这种婚俗到底是怎么来的?】茶 。 以茶为聘礼盛行于宋代 。 宋代民间称送聘礼为“下茶”“行茶礼”或“茶礼”;女子受聘 , 叫“吃茶”或“受茶” 。 即使是贫穷人家 , 聘礼中茶饼也是少不了的 , 女家的回礼也多使用“茶饼果物”“鹅酒茶饼” 。
为什么把茶作为聘礼呢?据说茶叶会长出茶籽 , 但是将茶叶移植的话 , 就长不出茶籽了 , 宋朝人就认为 , 茶叶品性“专一” , 这正是人们对爱情的期望 。
以茶为聘礼的习俗一直流传到明清 。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 凤姐笑着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 , 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
彩礼|天价“彩礼”压垮爱情?甚至出现“彩礼贷”!这种婚俗到底是怎么来的?
本文图片
姚廷遴《历年记》中也记载:康熙朝选妃 , 遣大学士明珠、索额图下江南物色 , 民间有女儿的家庭都很惶恐 , 为了逃避被选入宫 , 仓促间把女儿嫁出去 。 “甚至不论贫富 , 不计礼仪 , 不择门当户对 , 不管男女大小 , 大约茶二斤 , 礼银四两为最 , 更有不费分文者” 。 可见不管怎么仓促简省 , 茶礼都不能废 。
其他 。 古代聘礼以后汉“聘礼三十物”达到鼎盛 。 “三十物”包括羊、粳米、稷米、蒲、苇、长命缕、胶、漆、五色丝、合欢铃、鹿等等用作聘礼 , 所求的是其代表的吉祥寓意 。 南北朝与隋唐时期 , 聘礼仅剩九种 , 包括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 , 同样是融入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期望和求吉心态 , 相比彩礼的经济价值 , 更重视其象征意义 。
古代政府也曾遏制天价彩礼
古代也有天价彩礼现象 。 唐朝随着社会稳定、生活富足 , “天价彩礼”渐渐出现 。 尤其是士大夫 , 除了彩礼之外 , 夫家门第不如妻家时 , 还要花钱垫高门第 , 这叫“陪门财” 。
唐太宗对此深恶痛绝 , 他曾经跟房玄龄说:这种行为不是结婚 , 根本就是做买卖 。
于是唐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政策 , 整顿彩礼攀比的风气 。 唐高宗曾下令规定:“三品以上之家 , 不得过绢三百匹 , 四、五品不得过两百匹 , 六、七品不过百 。 ”
三品官员在当时已经是亲贵了 。 按照当时购买力换算 , 三品官员嫁女按规定不能收超过30万的彩礼钱 。
彩礼|天价“彩礼”压垮爱情?甚至出现“彩礼贷”!这种婚俗到底是怎么来的?
本文图片
唐代以后 , 历代政府也都有过遏制天价彩礼的措施 。 当然 , 在经济富庶的地区 , 还是时有天价彩礼的现象 。 据明朝徐渭记载:浙东一带嫁娶奢侈之风盛行 , 有的女孩还在襁褓里 , 就有富家子弟下聘礼 , 折合现在的人民币两百多万元 。
不过 , 在古代 , 天价彩礼毕竟还是少数 。 大部分小老百姓结婚其实还是很简单的 , 互送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 , 宴请一下亲友四邻 , 两家便结为秦晋之好 。
朱元璋曾经下诏书所说:“古之婚礼 , 结两姓之好 , 以重人伦 。 近代以来 , 专论聘财 , 习染奢侈 。 宜令中书省集议 , 定制颁行遵守 , 务在崇尚节俭 , 以厚风俗 。 违者 , 论罪如律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