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圆桌派》:我们会关心网友的关心,但不会迎合( 五 )


澎湃新闻
:你们会很重视弹幕评论或者网上的讨论吗?
令狐列
:非常重视 。 我甚至认为 , 涛哥是不是每一条弹幕评论和豆瓣的短评都看 。 工作人员可能都没他那么细心 , 他经常会在我们群里发——你看有网友提到的这一点 , 你们觉得有没有道理?我们一开始说我怎么没看到这一条 , 一看都已经翻过几百页以后的事了 , 我们都想您这真是太刻苦了……
还有今年春节的番外篇 , 有个网友说 , 口型和声音相差了两三帧 , 他(窦文涛)说我看了 , 好像是真的 。 我们就查证好几天 , 是PAD端和手机端的问题 , 不是片子的问题 , 肉眼都很难看得出来 。 涛哥说了后 , 我们就连夜改 , 他在这个事情上对网友实在是太关注了 , 几乎网友说的内容 , 他都会在脑子里面过一遍 。
澎湃新闻
:关于《圆桌派》请明星的问题 , 之前有过讨论 , 部分观众认为明星和《圆桌派》的调性不符合 , 也讲不出东西来 , 非常浪费时间 , 你们有过思考吗?
郑雁飞
:这个在第四季的时候比较明显 , 当时的热评也很多 , 涛哥给我们的指向是 , 我们请明星可以 , 但要很克制 。 其实大家有目共睹 , 这六季以来 , 叫得上名字来的明星 , 首先都很牛 , 第二 , 他们能说到什么程度 , 我们也是掘地三尺了 , 不能说是水平问题 , 人家是演戏或者唱歌的 , 完全是不一样的 。 我们也有非常精彩的篇章 , 比如说像姜文那期就讲得非常好 。
选嘉宾 , 首先还要适合 , 我们内部也做过一些复盘 , 发现明星来我们要克制 , 不要一下录那么多期 , 选择适合的话题 , 或者说是一定要反复推敲 , 这个明星到底能不能来 , 不轻易去下一个结论 。 当然了 , 从另一方面说 , 明星来肯定有很大好处 , 帮助我们拉新 , 让更多的人看到 , 这个是做文化内容的一个使命 。 我们肯定不算奔着流量去的节目 , 但也不能完全不顾流量 , 就像我们植入广告已经相当节制了 , 但没有广告就没有节目 , 所以关键是比例、分寸和选人 。
《圆桌派》从来不是一个明星专访 , 或者一个通告节目 , 我们之后会很谨慎 , 先评估再做判断 。 但怎么说呢 , 明星也是社会身份的一种 , 嘉宾关注这方面的领域 , 是无可厚非的 。 请不请并不是原则性的问题 , 聊的效果好不好 , 有时候可能还是运气的问题 。
圆桌派|《圆桌派》:我们会关心网友的关心,但不会迎合
本文图片

脱口秀主题
找一些专业领域的朋友是新思路
澎湃新闻
:节目组有没有遇到不知怎么继续 , 怎么进步 , 怎么寻新话题的情况?谈话类节目要持续以一个模式吸引人 , 是难度很高的 。
令狐列
:我们最大的困惑是在前两季初期 , 大家在思考是老友相聚 , 还是更多的请新嘉宾进来 , 提供新知 。 从去年到今年 ,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会比较犹豫 , 这算是最后讨论出结论的问题 。
最后发现 , 网友也是希望有一些新的朋友 , 尤其是有一些专业领域的朋友进来 , 给大家再讲一些可能平时没那么注意的新领域 。
郑雁飞
:比如说刚刚我们提到的 , 走这个知识科普的方向 , 也得益于去年我们做的尹烨老师这两期大爆款 , 我们也受此启发 , 打开了一个新的大路 。 我们会觉得 , 是不是聊人文社科有点过多了 , 而尹烨这两期尝试发现特别好 , 大放异彩 。 这对我们是新一轮的小步创新的迭代 , 打开科普类的圈层 。
澎湃新闻
:现在大家也听播客 , 怎么才能和播客这种音频的内容产品做出差异化 , 优势是什么?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