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周易中的“人际关系模型”


易经|周易中的“人际关系模型”
本文图片
人际关系 , 产生、发展、结束 , 周易中也是有明确模型的 。 当然 , 不要只看咸(感)卦中两个人的心灵交感过程 , 整本周易“体天地之撰 , 通神明之德“ , 人际关系也不例外 。 本卦师用周易64卦按卦序分成32对 , 以其哲学思想的核心 , 来解读一下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注意 , 这是全社会层面的大模型 , 个人可能只符合其中一部分):
乾·坤:一主动、一被动 , 或者一拍即合(乾坤交错);
屯·蒙:一开始交流无论顺畅不顺畅 , 都会产生实际交往的困难 , 直到主动一方或双方发蒙开窍 , 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需·讼:彼此满足对方的需要 , 但会发生争执或意见不统一的地方;
师·比:双方间或不同程度的热战/冷战 , 但在心灵或者现实中互相陪伴;
小畜·履:双方开始积累共同生活的”基础/资源“ , 形成解决矛盾的模式(履即“践礼” , 用以解决矛盾);
泰·否:要么情感交流顺畅 , 进一步发展(比如结婚) , 要么产生隔阂 , 甚至分手;
同人·大有:两人能认可彼此的“同人”的话 , 就会继续开始不同程度地“同人”各自的亲朋好友、生活圈子 , 也想真正让“对方归我有”;
谦·豫:谦的本意是“有而不显” , 会经营情感婚姻的人 , 并不是产生矛盾的因素消失了 , 而是做到“有而不显” , 生活就会呈现愉悦欢乐的状态;
随·蛊:不可能百分百平等协商或完全绕着某个人转 , 必然是在某些方面互相随着对方 , 两人都如此 , 但也避免不了“积渐日久而生是非”(蛊的本意是积久而坏);
临·观:生活中累积在心理的情绪一旦爆发 , 就如“大势降临” , 需要两个人互相认知、互相被教化(观的本意是认知 , 然后得到教化);
噬嗑·贲:生活中实在过不去的那个“梗” , 必须清除 , 就像噬嗑咬断口中阻碍的状态 , 过得去的“梗” , 文饰(贲)包装一下 , 对方能勉强接受 , 也就完事了;
剥·复:这对卦比较符合“七年之痒” , 影响情感的因素逐渐积累 , 众阴剥阳 , 总有一天会剥尽 , 婚姻死亡 , 或者触底反弹 , 死而复生 , 一阳来复 , 婚姻得以继续;
无妄·大畜:生活平淡如水 , 不要妄动(不符合正道就是妄动) , 继续积“实” , 终于达到家庭的最好状态 , 积蓄了很多;
颐·大过:积蓄了很多 , 自然要享受生活了 , 各种身心颐养自己;积蓄不够/生活条件不好的 , 不会有“大过”的问题 , 富足但又不是非常富足的人 , 容易造成家庭条件够不上自己和家人的欲望/野心 , 这就是大过 , 阳之过(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过头、过度);
坎·离: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困境 , 总要像水流那样 , 绕着找出路 , 也要依附事业/信仰/生活理想……来实现生活目标、人生理想 。
到此 , 周易上经结束 , 而下经在卦序上不是挨着的 , 我们再看新的细节:
咸·恒:两个人想在一起 , 总要互相能满足需求 , 就是相感、相吸引 , 即“感(咸)” , 能在一起自然是找到或者顺其自然地符合了长久之道(恒);
遁·大壮:在一起 , 产生分歧或矛盾不可避免 , 弱势方要懂得退藏、退避 , 然后衰极则盛 , 变为感情上的“大壮” , 这是讲贞正的方面 , 强势方自恃其壮 , 不贞正 , 会累积很多问题;
晋·明夷:感情强盛而大壮 , 贞正者会继续明盛(晋) , 不贞正者会伤害情感(明夷);
家人·睽:感情明盛到一定程度 , 就会变为“家人” , 否则早晚睽乖离散;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