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世纪的智者”罗素的十七堂人生哲学课,做个幸福的人( 二 )


在上篇“不幸福的原因”里 , 罗素谈论了拜伦式的痛苦、竞争、疲劳、嫉妒、恐惧症等等话题 , 每一个都符合现代人的问题和感受 , 对应着人们的心理 , 这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在阻碍着人们的幸福 。
在谈到“竞争”时 , 讲到以为人生是搏斗 , 把竞争当做人生主体的人生哲学牺牲了人们的理性和思悟 , 救治之道就是“保持生活平衡” , 接受健全而恬静的享受 。
在谈到应对自怜自叹这种受害者思维的时候 , 罗素给出的方法是 , “相信自己并没有遇到极为不幸的事情 。 ”有些不幸的遭遇也只是生活的插曲 , 心态转变之后 , 说不定可以看成那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 一种难得的经历 , 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契机 。
在谈到“疲惫”时 , 让我们明白了疲劳和恐惧的关系 。 “一切的恐惧都产生疲劳” 。 现在很多人都过分的忧虑 , 恐惧未知的以后 , 不愿正视危险 , 罗素讲要有勇敢 , 要有不怕打仗的品格 , “也罢 , 毕竟也没有什么了不得” , 承认它 , 面对它 , 接受它 , 变得坦然 , 就没有什么恐惧可以吓到自己 。
学习“世纪的智者”罗素的十七堂人生哲学课,做个幸福的人
文章图片
在下篇“幸福的原因”里 , 罗素谈到了兴致、情爱、家庭、工作、努力的重要性 , 并且举出众多例子来阐释快乐的可能性 。
除了上篇中讲到的改变心境 , 对待事物的态度 , 在下篇中 , 罗素也讲到了众多让个人变得幸福的方法 , 比如 , 让自己真正的兴趣尽量扩大、对人对物友善的关切、工作上的责任意识、适当地舍弃和努力等等 。
在第17章“幸福的人”里 , 罗素讲到快乐的人有快乐的信仰 , 快乐的人会实实在在的生活 。 在重视心理状态的同时 , 更要有好的生活态度 。
不管是工作还是在家庭里 , 不管是全职妈妈 , 我们都应该开阔自己的眼界 , 提高自己的能力 , 脱离自己的小世界 , 看到更大的格局 。 对自身以外的世界感兴趣 , 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热情和兴趣 。 我们不需要太过克制 , 不要被应该和不应该捆住手脚 , 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兴趣 , 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对自己有益 。
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 每个人眼里的世界也不一样 。 通过罗素讲述的角度 , 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他思想的光辉外 , 也可以顺着他指出的幸福之路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 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 让自己变成一个快乐的更好的人 , 更好地感受世界和生命 。
学习“世纪的智者”罗素的十七堂人生哲学课,做个幸福的人】爱因斯坦讲:阅读罗素的作品 , 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 希望我们都能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 上完罗素这十七堂人生哲学课 , 能够变得更加幸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