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传播网|关于三伏贴的前世今生【中国医学传播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阅读大约需要三分钟】
健康的时光总是转眼即逝 , 不知不觉又到了讨论三伏贴话题的季节 。 随着三伏天的临近 , 各大医院 , 各个中医馆 , 甚至各个养生馆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提醒你:三伏贴就要开贴了 , 有病治病 , 没病防病 , 赶紧来预约吧!
尽管近些年三伏贴的名词越来越被人们熟知 , 但大部分人对三伏贴的概念仍然很模糊 , 只知道它是冬病夏治的东西 , 至于什么是三伏 , “伏”是什么东西 , 就没什么概念了 , 反正大家说有用 , 稀里糊涂的贴就是了 。
于是产生了一个大问题 , 大家都以为三伏贴可以包治百病 , 什么病都想用三伏贴治好 , 而后面没有达到效果时就开始说三伏贴没什么用 , 甚至还说是骗人的 。
会造成以上这种认知也跟部分养生机构甚至医院的夸大宣传不无关系 , 因此很有必要做一些正本清源的梳理 , 让大家彻底了解一下三伏贴究竟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仅供参考)
什么是三伏?伏的含义是什么?
从文献考察可知 , 伏日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 , 秦德公效仿中原设立初伏“伏日碗狗”的祭祀仪式 , 以避暑气、镶热毒、镶灾异 。 西汉初甚至曾下达过“伏闭门”的指令 , 后来演变成习俗 , 类似于歇暑 。 唐代《史记正义》中也有“伏者 , 隐伏以避盛暑”的说法 , 可见伏日炎热由来已久 ,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外的杂节气 , 至今都是闷热潮湿的代名词 。
关于“三伏”择日的明确记录 , 见于唐代《初学记》引《阴阳书》“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 , 第四庚为中伏 , 立秋后初庚为后伏 , 谓之三伏” , 此条亦被沿用至今 。
地球除赤道之外 , 由于能量蓄积的缘故 , 气温最高的时期会在公历七、八月间 , 纬度越高温度波动越明显;夏至与冬至、春分、秋分是古人通过立杆观影最早确立的四个节气 , 现代公历中夏至日固定在6月21或6月22日 , 庚日属于天干 , 10日一轮回 , 故入伏的日期至少会在夏至日的20天以后 , 即公历7月11日至7月21日内有规律地摆动(见下图)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仅供参考)
可见“三伏天”确实如农历国家标准中所说 , 应该被理解为古人通过历法(节气)来推算一年中最潮湿闷热时间段的经验总结 。
究竟“伏”是什么?
那这个三伏天的“伏”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给大家考究一下 , 碰到这种古时流传下来的名词 , 一定要翻翻古人的考据和注解 , 《康熙字典》中关于“伏”字 , 有一条专门的注解 , 引出了它的历史脉络:
【史记·秦本记】秦德公二年初伏 。 【注】六月三伏之饰 。 始自秦德公 。 周时惩伏 。 【馨名】伏者 , 金氟伏藏之日也 。 金畏火 , 故三伏皆庚 。 四氟代谢 , 皆以相生 。 至立秋以金代火 , 故庚日必伏 。
三伏概念的诞生历史
我们看到 , 三伏这个概念最晚诞生于春秋战国前后 , 三伏天中的“伏”真正的含义是:金气伏藏的日子 , 根本不是什么伏藏的寒邪或者暑邪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穿衣搭配 迪丽热巴高马尾+西装杀,可御可甜!网友大呼“迪总娶我!”
- 家长王中磊女儿晒自拍,撞脸王祖贤超惊艳!网友:整容了?变化太大了
- 洗发水 蓄力追赶海飞丝,国产洗发水迎来新曙光,网友:好用自然是王道
- 62岁的杨丽萍被骂: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儿女,网友们吵得更凶了…
- 眼睛千万网红为过生日太拼,狂在脸上打30多针,还想去修复眼睛?
- 网线搞笑GIF趣图:柯基永远都会带给人欢乐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2009年 13年前“割肾救妻”的模范丈夫,今疾病缠身众叛亲离,其中有何隐情
- 外国网友分享当“坏品位”遇上“超强执行力”这都造出些什么怪东西?
- |白癜风女子为高富帅男友拍照,身旁美女一脸艳羡,网友:真重口味
- |23岁女孩4年流产13次,彻底丧失生育能力,网友的评价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