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从断舍离开始
文章图片
作者:洞见ADC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从断舍离开始】扔掉看得见的东西 , 才能改变看不见的世界 。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 , 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 , 一度震惊了整个欧洲 。
有人问他 , 《大卫》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米开朗基罗回答说:“只要剔除掉不属于它的部分就好了 。 ”
去掉多余的修饰 , 才能勾勒出简约到极致的美 。
生活也如雕塑一样 , 总需要我们在取舍之间做抉择 。
学会丢掉该舍弃的部分 , 才能遇见更加完美的自己 。
01
你想要的越多 , 麻烦也就越多 。
看过一部短片《INEED》 。
短片的开始 , 饥饿的女孩 , 只是想寻找食物来填饱肚子 。
可等吃饱喝足后 , 她又想要一张温暖舒适的床 。
当她舒服地躺在床上时 , 她又想要一所自己的房子 。
等有了房子后 , 她又想有一辆车 , 想拥有各种家具、各种好看的装饰品......
物质需求被满足后 , 她又有了各种精神需求 , 想要一个男朋友 , 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 想拥有一段地久天长的友谊......
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 , 最后迷失在了追寻欲望的过程中 。
而回看最初 , 她只是想要一块食物填饱肚子而已 。
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棘轮效应”:
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 , 由俭入奢易 , 由奢入俭难 。
其实人的欲望也是如此 , 欲望的闸门一旦被打开 , 就会不断膨胀 , 没有止境 。
柳宗元曾写过一篇文章叫《蝜蝂传》 。
“蝜蝂”是一种很善于背东西的小虫 , 它们在爬行的时候 , 无论遇到什么东西 , 都会抓取过来 , 背在背上 。
渐渐地 , 它们身上背的东西越来越多 , 越来越重 。
但它们宁愿累死自己 , 也不肯把背上的东西卸下一些 。
许多人过得不幸福 , 便是如同蝜蝂一样 , 总是不断给自己增加负重 , 却忘了自身能背负的东西 , 其实也是有限的 。
我们的一生 , 都在给自己做加法 , 但“加”得越多 , 负累愈多 , 只会让自己愈加迷茫 。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说过:
“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 , 结果什么都失掉了 。 ”
如果什么都想要 , 到最后只会什么都得不到 。
只有试着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 给生活做减法 , 才不会被物欲所绑架 。
02
真正厉害的人 , 都在给生活做减法 。听过一个“三七法则”:
一部高档手机 , 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
一间大房子 , 70%的空间都是闲置的;
屋子里的物品 , 70%都是不会再用的......
生活里 , 70%的东西 , 都是无足轻重的 , 真正能派得上用场的 , 往往只占少数 。
乔布斯也曾说过 , 在苹果公司产品中 , 只有30%的部分是有用的 , 另外70%不需要去涉及 。
有一年 , 苹果推出了音乐播放器iPod , 刚上市就风行一时 , 深受大众喜爱 。
可乔布斯觉得它体积太大 , 想着把屏幕变小 。
团队成员反对:“不能把屏幕变小 , iPod里那么多歌 , 难道不要看着屏幕选一首来听吗?”
乔布斯说:“既然这些歌已经是你从计算机里下载下来的 , 经过你的筛选 , 自然无须再选一次了 。 ”
iPod将屏幕裁掉后 , 便有了后来风靡全球的iPodshuffle , 一经上市 , 就占据音乐播放器市场74%份额 。
文章图片
除了工作之外 , 乔布斯的生活 , 也是简到极致 。
他家里的陈设极其简单 , 房间里除了必要的桌灯 , 椅子和一张床之外 , 别无他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