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东写故事|《赤伶》中的爱国故事,致敬的是千千万万爱国文艺工作者( 二 )
陆素娟纯朴善良 , 同时也想出去闯闯 , 在北平客人支付给她一笔不菲的安家费后 , 含泪告别父母亲人 , 便随同客人取道上海去了北平 。
这个靳老板生性惧内 , 不敢打这位姑娘的主意 , 反而以礼相待 , 想培养她唱戏、演剧 , 希望她日后成为京城梨园名伶 。 陆素娟看到靳老板态度还算诚恳 , 也就相信了他 。
年余下来 , 陆素娟在北平已小有名气 , 不少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慕名而来欣赏陆素娟的才艺 , 来听她的折子戏清唱 , 有这些社会名流捧场 , 陆素娟越唱越红 。 据说当时的年青少帅张学良 , 从沈阳专程到北平 , 化装成青年富商到环翠阁听陆素娟清唱 , 赞叹之下 , 留下一首七绝和二百块银票的红包 , 使靳老板夫妇受宠若惊 。
而当时红遍海内的梅兰芳正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演出 , 北方的戏迷于等待、彷徨中 , 忽然间发现了这么一个色艺双绝的“女梅兰芳” , 自然是惊喜交集 , 趋之若鹜了 。 “女梅兰芳”之名 , 迅速红遍皇城 。
1937年卢沟桥事变 , 抗日战争开始 , 陆素娟主动参加北平各界慰劳团 , 乘坐卡车到宛平前线慰问抗日将士 。 她出演的《梁红玉》激越的唱段赢得了29军将士们阵阵掌声 , 更鼓舞了抗击日寇的斗志 。
1937年底 , 陆素娟嫁给了北平盐业银行总经理王绍贤 , 成为富佬的姨太太 。 王绍贤是个戏迷 , 他留过洋、有学识、有风度 , 结婚后也不干涉陆素娟登台演戏 , 依然亲自开车接送 。
北平沦陷后 , 陆素娟劝丈夫不能留在北平城内做亡国奴 。 王绍贤虽和一些亲日政客有来往 , 但他真诚爱国 , 一向主张抗日 , 听了妻子的劝说 , 就携眷离开北平 。
陆素娟关心时局远甚于丈夫 , 她很想为神圣的抗战献一份力量 。 听说以程潜为司令官的天水行营 , 组织了一支京剧战地演出队 , 重点为北方战场两个战区的北方籍官兵服务 , 她感奋不已 , 向丈夫提出想回内地为抗日官兵作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
这回轮到王绍贤劝她了 , 他把战场的危险、敌我双方战斗之激烈和生活条件的艰苦 , 一一向陆素娟说明 。 但陆素娟发了犟劲 , 不为所动 , 坚决要离开安逸的香港 。
无奈之下 , 王绍贤派出可靠的人护送陆素娟 , 经广西桂林到湖南的衡阳 , 辗转到达湖北的老河口 。 那儿驻有两个师的部队 , 他们参加过“八一三”淞沪大战 , 损失惨重 , 在这儿休整、补充后再赴前线继续抗日 。
老河口已有一支临时组成的抗日演出队 , 陆素娟立即参加他们的演出 。 她的京剧清唱大受欢迎 , 将士们和老百姓都争着看她的演出 , 大家都以“女梅兰芳”来老河口演戏为荣 。
由于旅途劳累 , 加上连场演出 , 身体原本有宿疾 , 陆素娟又病倒了 。 经医生检查 , 是肺病复发 。 战地困顿 , 无特效好药 , 十余天下来 , 陆素娟病情加重 , 竟不幸死在老河口镇上的福民医院 , 年仅31岁!她被当地军民安葬在老河口的牛头山麓 , 一代京剧名伶就这样过早地凋落在了鄂中的山野之中 。
有人觉得 , 文艺工作者并没有像车间工人们那样生产出实实在在的物品支援战争 , 也没有像前线战士们那样扛刀扛枪杀敌 , 所以他们在保家卫国斗争中的作用不大 。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 因为战争不仅是物质的对抗 , 也是人的意志的对抗、智慧的较量 。 好的艺术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 , 开启人的智慧 , 激发人的斗志 , 燃起内心的希望 。 有时候 , 一首歌曲对士兵的鼓舞 , 要远胜过一屉馒头 , 或者一挺机枪 。
1941年 , 被德军围攻达一年之久的列宁格勒面临困境条件极为恶劣己有43万人死于饥饿 。 正当人们开始颓丧、气馁、惊慌不安的时候 , 列宁格勒音乐厅内响起了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以歌颂壮烈的卫国战争为主题的《列宁格勒交响曲》(又称《第七交响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卡耐基告诉你:提升女人气质的方法,在于这四点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