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妈没想破坏你家庭,你就再帮弟弟一次。”母亲的泪毁了女儿一生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绝大多数人对于童年的记忆都充满了幸福 , 即便是再贫寒的家庭 , 父母也仍然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了孩子想要的一切 。
父母一定深爱着孩子——这种在寻常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 , 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一定成立 。 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父母 , 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得不到父母全部的爱 , 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来为自己的亲兄弟做牺牲 , 而强迫这类孩子做出牺牲的 , 往往都是她们最爱的父母 。
这两天听到一位读者朋友的故事 , 今年正好30岁的陈娟刚刚结束了长达6年的婚姻 , 带着丈夫平分财产给的30万存折 , 踏上了南下深圳打工的火车 。
她曾也是个有着美满小家庭的女人 ,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 , 但丈夫踏实肯干 , 公婆身体硬朗 , 自己作为全职主妇把一切家务事料理得井井有条 , 在当地那个不算大的小地方 , 街坊四邻提到陈娟一家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
但就像是作家张爱玲说得那样:生活就是一件华丽的袍子 , 里面爬满了虱子 。 陈娟其实过得并不快乐 , 并不是丈夫对她不好 , 而是来自娘家的压力让她总是陷入两难的境地 。
陈娟|“妈没想破坏你家庭,你就再帮弟弟一次。”母亲的泪毁了女儿一生
本文图片
在还没遇到丈夫的二十几年里 , 陈娟早就习惯于无条件为弟弟付出 , 这个只比她小三岁的弟弟却从小就剥夺了陈娟被父母宠爱的权利 。 陈娟到今天都记得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在家打扫卫生 , 做好晚饭 , 安静等着带弟弟去逛街的父母归来的情景 。
“他是你弟弟 , 你帮他是天经地义的!”
“这世上只有你弟弟跟你最亲 , 爸妈老了 , 你能依靠的也就只有他了……”
……
用陈娟自己的话来说 , 她从小就被父母各种洗脑 ,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弟弟 , 自己生下来就是为了照顾弟弟的 , 只有弟弟才算自己的至亲 。 这样在外人看来非常畸形的观念 , 曾在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里牢牢占据陈娟的脑海 , 直到她遇到了当时的男友、现在的丈夫 。
“你可以说 , 你应该为自己而活的 。 ”当时还是男友的丈夫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 陈娟停下了转账的动作 , 她有些茫然地在心里默念了几遍这句话 , 然后瞬间泪如雨下 。
陈娟|“妈没想破坏你家庭,你就再帮弟弟一次。”母亲的泪毁了女儿一生
本文图片
陈娟并不是一个不节省的人 , 相反 , 和同龄人相比 , 陈娟真的算得上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姑娘 , 在温州打工的时候 , 每个月4000的工资 , 陈娟只给自己留800生活费 , 其余的钱她都会打给母亲 , 让她帮忙存起来 。 那时候母亲是这么说的:“这些钱就是你自己的嫁妆钱 , 我们做父母的总得为儿子多操点心 。 ”
【陈娟|“妈没想破坏你家庭,你就再帮弟弟一次。”母亲的泪毁了女儿一生】如今再回想起这些话的时候 , 陈娟只觉得父母非常不公平 , 但当时的陈娟却没有任何异议 , 甚至认为父母的做法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一个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来说 , 是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 在开始有自己的生活后 , 陈娟渐渐意识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上的枷锁有多沉重 。 她没办法像同龄人一样打扮自己 , 没办法和工厂其他小姐妹一样发了工资就去搓馆子 , 她只能每天吃着毫无营养的饭菜 , 像个赚钱机器一样赚着自己的嫁妆钱 。
而让陈娟第一次生气 , 产生反抗念头的 , 正是丈夫去她家提亲时的那一次 。
陈娟是在到温州的第三年跟当时的男友、现在的丈夫认识的 , 两个同样流落异乡的年轻人渐渐产生了彼此依赖的想法 , 在交往了两年以后 , 丈夫决定在中秋节的时候跟着陈娟回去提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