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心理学》:我们要的不是分手快乐,而是分手后的成长快乐( 二 )
本文图片
“而且 , 当我清楚地看到他的不好之后 , 我又能重新看到他的好了!我发现 , 这样一来我对他的看法更为客观了 。 既不再捧着他 , 也不那么怨恨他了 。 因为我还能回忆起他的种种品质 , 而这些品质都十分优秀 。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 , 他也一样 , 只是我以前只看到了他的好 , 而看不到他的不好 。 而我也犯了不少错 , 在他面前太卑微 , 把他看得太好 , 而把自己看得太糟糕 。 这导致我一度很痛苦 。 ”
本文图片
感情结束 , 为何会有怨愤和悔恨?
不独爱情 , 即便是在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这样的深度联接和感情的互动中 , 怨愤和悔恨也非常容易发生 。
因为深度联结意味着敞开 , 心灵的敞开意味着对对方不设防 , 或在这个环境中是一种放松和舒展的状态 , 犹如一只蚌壳张开了保护它的硬壳一般 , 这样当然非常容易受伤和受欺骗 。 从某种程度来说 , 对谁敞开 , 也就意味着给了谁伤害你的机会 。
关于伤害 , 有的是有意的 , 有的则是无意的 。 但所有怨恨的背后 , 都是因为在乎 。 如果伤害足够深 , 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过去时 , 这种怨恨会扩大 。
当一段感情结束 , 无论是提出分手的一方 , 还是被迫接受分手的一方 , 有怨恨和后悔 , 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
不同的是 , 怨愤是对对方的情绪 , 而悔恨则是对自己的情绪 。 怨是责怪埋怨对方做了不该做的事 , 或没做本该做的事 。 而悔则是后悔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 , 或没做好本该做的事 。
这里我们提到了一对相对立的概念 , 即本该和不该 。 至于 , 在感情中 , 什么是本该做的事 , 什么又是不该做的事 , 恐怕不太容易说清楚 。 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一部电视剧的情节来解释一下 。
在《知否》里 , 有个情节很耐人寻味 。 明兰的小娘卫恕意在怀孕期间 , 因炭火不足而挨饿受冻 。 卫小娘身边的丫头想要去管事的那里给小娘争取份例 , 她的理由是 , 那些炭火本该就是我们的 。 而卫恕意说:“什么叫本该 , 若给才叫本该 , 若不给 , 那就是不该 。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这世上应该没有什么是应该了 , 只有为什么和怎么样以及凭什么 。
当然 , 即便如此 , 我们也无法否认 , 感情中对我们对对方有期待 , 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 只不过在感情中 , 如何在满足自己的期待同时 , 也不忽略并能满足对方的期待 , 是一件太考验智慧的事 。 正因此 , 才有了本该和不该 , 这需要双方去评估和界定 。
而在曹雪敏博士的《分手心理学》中第一章《如何停止怨恨和悔恨》一节中 , 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 为了便于学以致用 , 下面仍以小Y的案例来分析 。
本文图片
如何停止怨愤和悔恨?
一、要关注怨恨的行为本身而非怨恨的行为结果
消解怨恨确实不容易 , 甚至很难 。 但从小Y的这段分享可见 , 当你意识到对方必然会给你带来伤害 , 或这些伤害是各种机缘巧合下的结果之后 , 你就能将此事看成“命中注定”的了 。 这样一来 , 就不难停止怨恨 。
小Y是明知伤害会发生 , 这段感情最终会分手 , 但仍冒险进入这段关系中的 , 这背后自然有她的原因和理由 。
而且 , 即便抛开这个假设不论 , 哪怕是在对方决定和她确定恋爱关系的那一刻 , 她也已经想到了会有这么一个结局 。 但她却依然决定确定恋爱关系 , 这仅仅是因为被感情冲昏了头吗?并不是 , 恰恰是因为她看得到她自己心灵背后的需求 。 更重要的是 , 以她当时的情况 , 她深知在当时除了对方之外 , 没人能帮得了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 《今生有你》:谈静老公闹事,儿子生病,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再回首 《再回首》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 李莫愁 《神雕侠侣》:到死仍是处女的李莫愁,她拿得起,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