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新青年|“4个月花20万,一年烧掉一套房”:上瘾性行为,正在掏空年轻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生活新青年|“4个月花20万,一年烧掉一套房”:上瘾性行为,正在掏空年轻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之前 , 小新在平台上写了一篇关于宠物盲盒的文章(重温请看:9.9元尸体包邮的背后:我看到了人性中恶心的一幕!) 。
很多读者朋友问我 , 为什么这样的“猫狗盲盒”会有那么多人买?盲盒的魅力有那么大吗?值得一提的是 , 猫狗盲盒贩卖形式其实是“盲盒” , 一种主要吸引人们购买的营销方式 。 如今 , 很多人都开始迷恋上买盲盒 , 并且成为当下年轻人一种新爱好 。 上至老人 , 下至小孩 , 都不惜一掷千金 , 不断地买买买 。
盲盒 , 最早起源于日本 , 是指在盒内装有玩具等物品 , 但在购买前并不知道是何物的随机产品 。
图片来自:哔哩哔哩盲盒中大多为成套销售的玩偶手办 , 可能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 , 也可能是由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角色 。 盲盒的单价并不算高 , 一般在39-69元之间 , 一个系列一般几百元 。 除了一套里的固定角色 , 有的盲盒还会配带隐藏款(稀有款) 。 而隐藏款在网上早已被炒到几千块 , 超出本身价格几十倍 。 因为随机+稀有 , 所以就更加刺激了人们的“拥有欲” 。这种玩法和咱们以前小时候吃干脆面时收集的水浒卡、笑傲江湖卡类似 , 再到现今的手游党抽皮肤及卡牌 。
换句话说 , 大家买的其实不是具体的那个玩具 , 而是打开盲盒的那一瞬间 , 谜底揭晓 , 迸发出来的不可预知与超出期待 。 在一份《95后玩家剁手清单》中 , 当代年轻人的烧钱爱好中手办高居第一名 。
有数据显示 , 2020年 , 有超过20万的消费者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元 。
让人惊讶的是 , 购买力最强的消费者在盲盒上花费了百万元 。
“一入盲盒深似海 , 从此钱包是路人 。 ”之前 , 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4个月花了20万在盲盒潮玩上 , 还有一位60岁的玩家一年就花费70多万元购买盲盒 。 一个日本宅男 , 家里的盲盒公仔摆满一面墙 , 平均每个月花费40多万!
身边的一个朋友 , 自己不玩 , 但七八岁的女儿喜欢玩 。 于是为了哄她 , 每次都花个几十块买 。
可小孩对玩具的欲望很强烈 , 满足了一次就得满足第二次 , 几十块虽说不多 , 但积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
现在年轻男孩想博得年轻女孩的一笑 , 也喜欢用“盲盒”来讨好对方 。 所以说 , 有购买力就有市场 , 一份《2020盲盒经济洞察报告》显示 , 中国的盲盒市场发展如火如荼 , 据预测2024年盲盒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 。
可以说 , 盲盒已经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硬核烧钱方式” 。
“买够100个盲盒就收手”这句话也继“现在出门 , 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之后 , 成功入选当代社会第三大经典谎言flag 。 盲盒 , 绝对是能够令人上瘾的玩意儿 。 为什么?根据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上所做的调查显示 , 盲盒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原因:48%的受访者选择“抽中有快感 , 买不停”;21.7%的受访者选择“热炒 , 赚快钱”;16.4%的受访者选择“治愈、社交等需求”;13.8%的受访者选择“时尚 , 追潮流” 。 @琪琪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 拼一拼长枪变大炮 , 把自己的命运都交给天意 , 挺刺激 。 惊喜比实物更加重要 。 拆开盲盒前的不确定性 , 以及拆开之后看到娃娃的小确幸 , 是我最着迷的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认真生活的心境
- 心理测试:四间房子,你想住哪间?测以后的富裕生活是谁给你的?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