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清明节要烧无数纸钱,地府不会通货膨胀吗?看《西游记》怎么说
每到清明节 , 烧纸钱祭祀故去的亲人 , 是我国流传很久的风俗 。
中国传统文化里 , 讲究“事死如事生” , 也就是说 , 人世间有什么 , 地府也应该有什么 , “烧纸钱”这一习俗就应运而生了 。
文章图片
纸钱用于祭祀 , 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 但那时只是“剪纸为钱” , 并不烧掉 。
真正开始烧纸钱是在唐朝时期 。 为什么要烧呢?根据道家的说法 , 火是将信息上达于神灵的介质 , 比如道教符 , 也是一定要烧掉的 。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事死如事生” , 那清明节大家都烧纸钱 ,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 , 地府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呢?
对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问题 , 我们从民间最流行的神话小说《西游记》里可以找到答案 。
文章图片
《西游记》第10回、第11回 , 讲到了一个“唐太宗地府还魂”的故事 。
话说唐太宗李世民阳寿到头 , 被无常拘到了地府 。 地府的崔判官生前是魏征的至交 , 李世民就利用这层关系 , 得崔判官大笔一挥 , 增加了二十年阳寿 。
然而 , 当崔判官引李世民去还阳 , 经过“枉死城”的时候 , 被无数冤魂拦住去路 。
李世民一打听 , 原来这些冤魂都是自己夺取天下时死去的人 , 现在都来纠缠李世民 , 向他叫着“还我命来 , 还我命来!”
李世民吓得不知所措 , 后在崔判官指点下 , 借了地府的“金银一库” , 给了这些冤魂 , 才摆脱纠缠 , 回到阳间 。
“金银一库” , 这在地府也是一大笔钱 , 而这笔钱的所有者 , 竟然是阳间一个叫相良的凡人 。
相良在地府有13库金银 , 堪称是位“超级富豪” 。
文章图片
回到阳间 , 李世民就派尉迟恭带着大量金银 , 去找相良“还钱” 。
尉迟恭找到了相良 , 发现这人家里很穷 , 两口子一年忙到头 , 也只维持个温饱 。
但相良是个大善人 , 手里只要有点闲钱 , 就拿去“斋僧布施” , 或是“买金银纸锭 , 记库焚烧” 。
就这样 , 居然在地府攒下了巨额财富 。
眼下 , 当尉迟恭把大把金银捧到相良面前 , 说明原委 , 相良也懵了 。 他打死都不肯收这笔钱 , 只说怕收了以后 , “就死得快了” 。
李世民得到尉迟恭回报 , 也就不再拿真金白银“为难”相良了 , 但他也不能欠人钱哪 , 怎么办?最后灵机一动 , 捐钱建了个“相国寺” , 算是还了钱 。
瞧 , 唐朝人在阳间烧的那点纸钱 , 到了地府就兑换成了巨款 。
以此类推 , 现在一到清明节 , 哪家不是“几十亿”、“几百亿”地烧 , 地府不得通货膨胀才怪呢!
但根据《西游记》所写的 , 并不是阳间烧的所有纸钱 , 在地府都能兑换 。 地府自有一套严苛的兑换规则 , 杜绝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
相良这样一个穷人 , 之所以在地府成了“富豪” , 主要还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大善人 , 斋僧布施 , 积善行德 , 而不是烧了多少纸钱的缘故 。
毕竟 , 纸张在唐朝也属于“奢侈品” , 不是穷人说烧就能烧得起的!
所以《西游记》写这个故事 , 无非是宣扬佛教因果 , 劝人行善积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大寒 等一场雪停,等一朵花开,只要心存热望,寒尽就是春生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 和领导关系越好,越不要有不尊重领导的行为,会被领导反感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认真生活的心境
- 真正的放下,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忘掉这个人
- 城府深的女人,有这些表现,遇见就要好好珍惜
- |63岁大爷相亲:找老伴就是图感情和陪伴,要和我谈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