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竹山人运势|王勤伯:青训+室内+大数据铸造丹麦 英超新兵将成风景线


雨竹山人运势|王勤伯:青训+室内+大数据铸造丹麦 英超新兵将成风景线
文章图片

笔者在微博上发的一条短消息 , 关于丹麦青训全面超越荷兰 。 没想到阅读量一夜之间超过150万 , 不知道触动了那个关键词 。 体坛同事也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 , 希望我能够提供一些深入的观察 。
不掌握丹麦语使得我无法比较全面地对丹麦青训系统进行描述 , 这里是根据之前积累和已知的一些资讯做出的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
1)丹麦青训博采众长
以阿贾克斯为代表的荷兰青训模式名声在外 , 实际这是属于我们和欧洲距离太远 , 仅仅根据一些片段性的媒体故事得出的印象 , 以至于很多人一提到青训就会想起荷兰 。
实际上 , 西欧各国足球青训一直处于白热化的竞争状态 , 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青训水平 , 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 。 像守门员培训曾是意大利一大特长 , 但现在早就被法国、德国、比利时甚至斯洛文尼亚等很多国家学走了 , 意大利不再有优势 。 另一边 , 意大利过去不太培养持球后腰 , 皮尔洛是前腰改踢后腰 , 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学习和改进 , 现在意大利不缺这个位置的球员 。
荷兰足球的433模式强调让球员从小学习不同位置的技术 , 这一点也早就被其它西欧国家学走了 , 青少教练都会在训练中不断变化学员场上位置 , 让他们学习不同的位置技巧 , 同时也借此观察他们的潜力最佳爆发点 。
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 瑞典足球因为其深厚的传统 , 仍然存在442和433之争 , 但在挪威、丹麦、冰岛等国 , 荷兰的433模式已经扎根几十年 。
由于球员生意好做 , 荷兰足球在青训上学习他国的步伐反而放慢了 , 远不如他们在1960-1970年代从中欧教练那里学会现代足球全攻全守那么虚心 , 他们甚至相信天才会自动从荷兰足球体系里诞生出来 , 这是荷兰足球沦为二流的关键原因 。
相反 , 丹麦等国天生就很虚心 , 学了荷兰433 , 又学习德国式的压迫逼抢 , 学习瓜迪奥拉足球的控制和节奏把握 , 学习西班牙足球的短传渗透 , 这些学习成果 , 大家都在欧洲杯上看到了 。 丹麦拥有一个优秀的主教练 , 但能够打出那么丰富有内涵的技战术 , 主要原因还是丹麦青训本身够扎实 。
埃里克森小时候参加室内足球赛 。(2)578万人口的足球“大国”
东欧国家取得好成绩 , 特点是每隔几十年出一代好球员 , 在两个黄金一代的间隔期里 , 往往低谷到不可思议 。 像1990年世界杯和1994年世界杯分别惊艳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 现在纯属欧洲三流水平 。
这里的关键原因 , 是他们的足球青训缺乏组织和计划性 , 更别说集体从他国学习搬运先进经验 。
丹麦恰恰是在这些环节做得很好 。 观察2年一届的欧青U21 , 可以发现丹麦是近年的常客 , 而东欧国家U21入围决赛圈相当困难 。 2020欧洲杯丹麦队的班底 , 实际是2015年以小组第一身份闯入欧青U21半决赛的丹麦U21 , 当时就有克里斯滕森、韦斯特高、波尔森等球员 。
丹麦全国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 , 578万人口 , 人口密度不小 , 在每一个聚居点都有球场 。 全国有大约1100个足球俱乐部 , 一共有11级联赛 , 其中前3个级别囊括了全国的精英俱乐部:丹麦超12队 , 丹麦甲12队 , 丹麦乙14队 。
可以看到 , 大多数的足球俱乐部都是业余性质 。 和其它西欧国家一样 , 这些俱乐部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义工 , 纯粹因为对足球的爱好相聚在一起 。 对于青少年来说 , 成为职业球员的途径是入选三级精英俱乐部的梯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