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将至,老辈人说公伏和母伏怎么讲?今年是啥伏?哪个更热?( 二 )


伏天将至,老辈人说公伏和母伏怎么讲?今年是啥伏?哪个更热?
文章图片
老辈人认为 , 界定早立秋和晚立秋有四种方法 , 首先是根据立秋时昼夜来划分 。 白天为早立秋 , 夜里为晚立秋 , 今年是白天立秋 , 当然应该算是早立秋了 , 据此推断伏天不会太热 。
俗语“朝立秋凉飕飕 , 夜立秋热烘烘” , 说的就是立秋早晚的天气差异 。
其次 , 是以立秋时间节点来区分 , 0~12点期间秋为早立秋 , 12点~24点期间为晚立秋 。 如此一来 , 若是依此标准界定 , 今年下午两点多的立秋 , 自然算是晚立秋了 , 伏天反而会比较热 。
还有 , 由于农历月份不固定 , 而24节气却是按照农历演算更迭的 。 按照农历的说法 , 如果是农历六月立秋 , 就是“早立秋” , 农历七月立秋 , 则是“晚立秋” 。
伏天将至,老辈人说公伏和母伏怎么讲?今年是啥伏?哪个更热?
文章图片
再者 , 就是以“单双日”而区分立秋的早晚 。 若立秋当天为单日为早立秋 , 若立秋当天为双日则为晚立秋 。 当然 , 关于单双日的确定 , 同样也是按农历日期来计算的 。
今年立秋时间为农历六月廿九 , 若是以上述两种方法界定 , 自然应该算是早立秋 。
凡此种种自相矛盾的传统说法 , 难免让人无所适从 , 纠结不已 。 今年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说实在的 , 我也有些懵圈了 。
不过 , 可以确切的是 , 不管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 大家都需要再忍耐二十天左右的高温高湿天气 。
因为中伏是以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算起 , 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结束 , 立秋尚在中伏之中 。 而末伏呢?则以立秋后的头一个庚日为第一天 , 往后数十天即为伏期结束 。
伏天将至,老辈人说公伏和母伏怎么讲?今年是啥伏?哪个更热?
文章图片
何况 , 让人忌惮的“秋老虎”尚未登场呢 。
综上所述 , 我认为老辈人说的公伏、母伏以及立秋的早晚只是一种经验之谈 , 大家权且了解参考一下即可 , 不能作为判断三伏天热不热的主要依据 。
只有过了“处暑”和“白露”这两个节气 , 伏天的酷暑高温才会逐渐消退 , 真正迎来“一场秋雨一场寒 , 落叶飘零万物萧”的景象 。
因此 , 我们大可不必为伏天的高温天气而犯愁 , 春夏秋冬 , 寒来暑往是造物主的赐予 , 农谚也有“该热不热 , 五谷不结”的说法 , 一切顺其自然 , 心静自然会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