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我,年薪百万,相亲只找富二代”国内首个婚恋真人秀,揭露精英相亲的残酷( 二 )
本文图片
然而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 当她坐在澳洲留学归来的男嘉宾吕长泽面前 , 气势就明显弱了下来 。
两人约在射箭馆见面 , 短短几个回合中 , 她拼命地表现自己 。
男嘉宾说自己爱运动 , 会射箭 , 她立刻表明自己在新西兰学过打枪;男嘉宾说自己曾在澳洲留学七年 , 她不甘示弱立马接话 , 说自己在澳洲自驾旅行半个月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约会结束后 , 胡诗晨志在必得 , 自我感觉良好 。
然而 , 男嘉宾的感觉确是:女方争强好胜、对物质要求太高 , 又是小镇女孩 , 果断转身 。
其实说到底 , 这种相亲更像是谈判 。
男女双方像极了两个商务谈判的高手 , 先把各自的条件当“筹码”摆上桌面 , 接着开始提要求、谈条件 , 然后再看“匹配”与否 , 在心里盘算是“赚”还是“亏” 。
看起来效率极高 。
可是 , 相亲不是算数 , 不是谈判 , 也不是买卖 。
当我们奔着恋爱、结婚的目的去相亲时 , 除了物质 , 是不是更应该谈谈感情?
毕竟恋爱也好、婚姻也罢 , 不仅需要钱 , 更需要爱 。
物质是情感的出口 , 而感情却是物质的基础 。
本文图片
相亲中的“博弈心态” ,
背后是超我与自恋的博弈
事实上 , 在很多“相亲局”上 , 一对陌生男女相亲 , 表面看起来有礼有节 , 其实暗地里却是一场内心的较量 。
谁都不想落后于人 。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 , 这种“博弈心态”背后 , 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博弈 , 更是超我与自恋的博弈 。
文章开头提到的张诗情 。
在节目中 , 她的父母虽然看起来有学识、有涵养 , 也很民主 , 但实际对女儿管控很严格 。
张诗情妈妈会在女儿相亲时 , 在场外发微信给女儿 , “指挥”她应该怎么说话;帮女儿挑衣服 , 也会告诉女儿应该穿什么 , 并且很坚定的灌输自己的想法 。
即便她是一位全职太太 , 坐在老公身边 , 气场依然强大 。
金星采访过程中 , 这位全职阔太经常抢话题 , 并且“矫正”老公的话 。
在如此严格的环境下长大 , 张诗情的内在不自觉形成一个严苛的“超我” 。
相亲中 , 这部分就会投射出去 , 变成严苛要求对方 。
比如在家庭访谈中 , 金星问张诗情谈过几次恋爱 , 张诗情说谈过三次 。
其中不乏耶鲁、清华的才子 , 但最后分手 , 都是因为觉得对方懦弱或者缺乏幽默感 。
张诗情“严苛”的部分在和徐啸天的约会中也有呈现 。
张诗情问徐啸天:“你们家族的房地产是属于哪一部分的房地产?”
原本一本毕业、出生小康 , 还颇有几分自信的男嘉宾 , 经女方这么一“拷问” , 眼神立马有些闪躲 , 整个身体往后缩 , 弱弱地回答:“我们家属于南京的中小房地产开发商 。 ”
两个人互动的过程 , 就是投射与认同的过程 。
女方把内在严苛的信息传递出去后 , 男方接收到 , 自恋受挫后 , 就产生了“回避”或“退缩”的行为 , 这恰恰是配合女方的“严苛”出现的 。
再比如 , 前几天 , 我看到有位知乎网友发帖——
“去相亲 , 妹子迟到13分钟 , 我就走了 , 有错吗?两人约好19:30见面 , 我19点22到 , 19点33发消息问她到哪了 , 她没有回复 。 19点40我就走了 , 19点43她回复说到了 , 但我已经走了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看着我 半夜我一睁眼,她在直勾勾的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