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写在前面关于人老了如何安享晚年的问题 和子女一起住,是流传千古、天经地义的养老方式
01、写在前面
关于人老了如何安享晚年的问题 ,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 很多人认为:和子女一起住 , 是流传千古、天经地义的养老方式 。 确实 , 在这世上 , 如果连一脉相承的亲人都不能依靠 , 那又能指望谁呢?人老了 , 如果能得到子女贴心的照顾 , 也不枉曾经含辛茹苦地生儿育女 。
然而 , 当今社会 , 很多情况都不可同日而语 , 养儿防老的观念以前适用 , 但放在现在却不一定 。 有的子女不赡养老人就罢了 , 还要当啃老族 , 压榨父母的血汗钱;有的子女虽然孝顺 , 但却跟我们老人有着难以逾越的代沟 , 有着生活习惯上的各种差异 。
所以当父母老了之后 , 是比较难和子女的小家庭融洽地相处在一个屋檐下 , 相处于一日三餐的琐碎生活当中的 。 那父母又该如何安置自己的晚年生活呢?
71岁曹大姐的做法也许值得大家借鉴一下 , 她选择了轮流在子女家各住半年再做决断 , 最终她也如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 究竟是怎样一个心路历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曹大姐的自述 。
文章图片
02、71岁曹大姐自述:
我今年71岁 , 老伴大我两岁 。 时间过得真快 , 我们都退休十几年了 。 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 都已经在城市里定居安家 , 过得还可以 。
两个孩子都很孝顺 。 儿子作为男人 , 虽然日常跟我们的联系不多 , 但每逢节假日 , 或者遇到他工作不忙的时候 , 他都会请上三五天年假 , 携家带口来家里看望我们 , 小住几天 。 女儿更不用说了 , 贴心得很 , 每天都会给我们打电话或者弹视频 , 诉说日常 , 一旦我们有什么需要的东西 , 她立马就上网买了寄给我们 。
我们老两口 , 退休之后就一起住在老家 。 两个人腿脚又很利索 , 脑子也清醒 , 不用跟子女一起住 , 免得麻烦他们 , 我们自己两个人也住得轻松自在 。 何况我们两个人退休金加起来有6000多 , 在乡下物价低廉的地方 , 生活绰绰有余 。
而且因为在老家 , 熟悉的亲人朋友也多 , 平常去哪个姐妹家喝喝茶 , 聊聊天 , 也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 一到节假日 , 随着孩子们的到来 , 家里热热闹闹的 , 大家欢聚一堂 , 谈天说地 , 这样的生活很合我们的心意 。
然而岁月无情 , 人终究会有老的那天 。 随着我们年纪越来越大 , 身体的一些小毛病也出现得很频繁 。 五六十岁时 , 我走一天路都不带累的 , 现在走十几分钟 , 晚上就腿酸得不行 , 要泡泡脚才能有所缓解 。 老伴更是因为前两年胸闷气喘 , 进医院检查 , 被确诊了冠心病 , 还做了个支架 , 现在隔三差五的 , 就得上医院检查一次 。
虽然这对我们目前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 但我们俩不禁犯愁起来 , 现在身体都这样 , 以后万一身体有个突发疾病 , 子女又不在身边 , 可该怎么办啊?很多亲戚朋友家里 , 至少都有一两个年轻人同住 , 就我和老伴是两个老人自己独居 。 有人跟我们提建议说 , 让我们搬到城里和儿子一起住 , 有个照应 。
我和老伴想了想 , 觉得也行 , 想征求一下儿女们的意见 。 于是我把我们俩的情况和担忧给儿女们一说 , 还没等我们开口表达想要同住的意思 , 他们俩倒是心领神会 , 争着要让我们老两口上他们家里住去 。 我们听了之后心里一暖 , 看来孩子们确实是很孝顺的 。
文章图片
我和老伴两个人商量了一下 , 为了公平起见 , 我们先去大女儿家住半年 , 再去小儿子家住半年 , 最后再决定要在哪里长住养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01、写在前面人生在世 人生在世,是应该肆意消费、及时行乐呢?
- |生活的镜子
- |房子写老公名一直忍辱负重,黄嘉千为何仍留不住夏克立
- 《论语·为政》里写道:“三十而立 人到中年,逐渐明白转弯的重要性
- 生活中的累分为好多种:有人累于衣暖食饱、有人累于栖身之处、有人累于人情世...|生活不要去攀比,眼睛要多看看自己,多记住自己所拥有的
- 柏拉图说:“如果不幸福、不快乐 凡事学会了放手,释然才是人生最美的修行
- |男生暗恋你才会有的4个举动
- 何幸福|《幸福到万家》何幸福用家暴的方式,改写了她和王庆来的结局
- 星座|低调谦和、不爱吹嘘自己的星座,有本事、不炫耀,脚踏实地干实事
- 01《晋书·愍帝纪论》里写道:“性深阻若城府 真正城府很深的人就像幽兰在山谷,不怕没有人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