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难道真的有报应 , 李大志做梦也没有想到 , 三十年后 , 他居然和初恋成了亲家 , 看到如今的局面 , 回想起当年犯下的错 , 李大志心如刀绞 , 他心里十分后悔和自责 。
李大志出生在北京一个富裕的家庭 , 父亲是大学老师 , 母亲是一名工人 , 李大志的爷爷曾经是一名抗战老兵 , 李大志的父亲没有选择参军 , 一直心有遗憾 , 到了1968年 , 李大志高中毕业后 , 父亲原本想让李大志去参军 , 但是因为体检不合格 , 李大志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 。
可能是李大志运气不好 , 当时刚好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李大志本想让父亲托关系给他找份工作 , 但是当时父亲因为替同事打抱不平 , 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 李大志只好选择到农村插队 。
本文图片
李大志插队的地方是在山西一个名叫程村的偏远小山村 , 他们是第三批去山西插队的知青 , 一共去了234人 , 安排到了27个村子 , 李大志所在的程村是最贫穷过后的一个村子 , 一共安排了五名知青在程村插队 , 李大志在知青中年龄最大 , 学历最高 。
当时并没有给知青准备住宿的地方 , 知青都是在老乡家里轮流借住 , 每三个月轮换一次 , 知青的伙食由老乡负责 , 有知青居住的老乡 , 一天多记十个工分 , 算是对老乡的生活补贴 。
李大志最开始是住在老乡刘大勇家里 , 刘大勇是光棍 , 一辈子没有结婚 , 家里有两孔窑洞 , 刘大勇这人老吃懒做 , 平时不做饭 , 都是李大志做饭 , 刘大勇只负责吃 , 家里的活多半都是李大志在干 。
因为刘大勇比李大志大三十岁 , 李大志也不好说什么 , 虽然刘大勇好吃懒做 , 却是村里唯一一位念过书的人 , 听人说是因为感情受挫 , 刘大勇才变成现在这样 , 没事的时候 , 刘大勇会教李大志下棋 。
本文图片
和刘大勇相处的这段时间 , 李大志棋艺进步很快 , 走的时候 , 李大志还有些不舍 , 他还给刘大勇给了10块钱 。
李大志在老乡王满堂家里住的时间最长 , 轮到李大志住到王满堂家里的时候 , 刚好赶上了春节 , 这一年粮食大丰收 , 王满堂心里高兴 , 置办了很多年货 , 大年三十晚上 , 王满堂的女儿做了五个菜 , 除了一碗红烧肉外 , 其他都是素菜 , 这是李大志来山西插队吃的最丰盛一顿饭 。
王满堂还拿出了自己家酿的米酒 , 给李大志倒了满满一碗 , 李大志刚开始还有些拘谨 , 酒过三巡 , 李大志也放开了 , 和王满堂聊起了家常 , 王满堂一家人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 , 为人都很实在 。
王满堂有两个女儿 ,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 , 李大志安慰王满堂说 , 儿子女儿都一样 , 大不了以后招一个上门女婿 , 王满堂很高兴 , 接连和李大志喝了好几杯 。
第二天早上 , 王满堂大女儿王晓燕给李大志端来了一碗面 , 李大志接过面条吃了一口就吐了 , 山西人爱吃醋 , 面条太酸了 , 李大志从小就不喜欢吃醋 , 王晓燕还以为是面条不好吃 , 听完李大志说面条太酸了 , 王晓燕笑着说道“我再给你换一碗” 。
本文图片
冬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活干 , 李大志每天早上起来 , 帮助王晓燕家打扫院子 , 挑三桶水 , 那时候老乡用水都是到沟里去挑 , 路途遥远 , 来回要一个小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知青往事:为了照顾瘫痪的老丈人,他留守陕北30年,退休后才回城
- |犹记,当年夏日时
- 红尘如烟 红尘如烟,有太多往事随风飘散,那些记忆里的情缘
- 元·唐珙|诗词丨往事随风无处寻,且歌且行且从容
- 英国情侣分别20年,当年的前男友成了现在的女友!俩人表示依然相爱
- 作为独生女的父母 结婚五年,最后悔的莫过于当年千挑万选
- 01开篇语:什么样的人 时光匆匆,往事,只能回味,而美好,大都转瞬即逝
- 时光的流转 时光的流转,带走了太多往事,太多纯真
- 导语:非常透彻的四句话 往后余生,爱恨随意,往事清零,不必想太多,随缘才自在
- 生活瞬息万变 岁月飘逝,往事如风,面对匆匆年华,若想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