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朱熹说过:“ 不奋发 , 则心日颓靡;不检束 , 则心日恣肆 。 ”
想要过上好日子 , 需要自我约束 , 而不能自由散漫 。
道理很容易懂 , 但很多人却生活在“伪自律”的世界里 , 还不愿意走出来 。
事实上 , 一个人的福气 , 是实打实的 , 来不得半点虚假 。
曾经你欺骗了世界 , 后来你要为所有的“欺骗”买单 。
不难发现 , 真正自律的人 , 是那些活得很真实的人 。
【|一个人越自律,越真实】02
管住嘴巴 , 敢说实话 。
春秋时 , 宰我问孔子:“假如我告诉一个善良的人 , 有人掉进井里了 , 他会跟着下去吗?”
孔子说:“君子可逝也 , 不可陷也;可欺也 , 不可罔也 。 ”
你去欺骗一个君子 , 愚弄一个君子 , 不能说明君子很愚蠢 , 而是你自己很愚蠢 。
也就是说 , 这个社会 , 最可恶的人 , 不是那些落魄的人 , 而是那些透支社会善良的人、用虚伪来试探真情的人 。
秦二世时期 , 丞相赵高想要造反 , 但是担心周围的人反对他 , 就想找来一头鹿 , 放在朝廷上 , 说:“看吧 , 这是一匹马 。 ”
秦二世说:“这是马 , 你别乱说 。 ”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 有人说“马” , 有人说“鹿” 。 很明显 , 说“鹿”的人 , 是同伙 , 说“马”的人是对手 。
社会上 , 溜须拍马的人 , 并不少见 , 但是他们的话 , 只能让你飘飘然 , 失去自我 。 久而久之 , 就会让你听不到真实的声音 , 分明有两只耳朵 , 却等于没有一样 。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谄媚也可造成协调 , 但这种协调是借奴性的无耻的罪过或欺骗所造成 。 ”
一边倒、一言堂、互相吹捧 , 这样的话 , 都是不可信的 。
真正自律的人 , 把嘴巴管好 , 什么时候该说 , 什么时候不该说 。 闭嘴是保护自己 , 用沉默来表达;张嘴是提醒别人 , 用言语来温暖别人 。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 , 我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 , 我选择离开 。 ”
管好嘴 , 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 一天都马虎不得 。
03
管住眼睛 , 查看实情 。
孟子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 , 郑国的大臣子产拿着一条活鱼 , 放到池塘里 , 让管池塘的人把鱼照顾好 。
过了几天 , 管池塘的人 , 把鱼捞出来 , 吃掉了 。 然后告诉子产:“这鱼很调皮 , 顺着流水的方向 , 游走了 。 ”
子产点点头 , 说 , 鱼去了自己向往的地方 , 获得了自由 。
荀子也说了一件关于子产的事情:郑国的邓析 , 处处唱反调 , 还说“以非为是 , 以是为非”的理论 。 按照他的逻辑 , 白马不是马 , 也是成立的 。 因此 , “郑国大乱 , 民口欢哗” 。
子产收集了邓析造谣的证据 , 然后治罪邓析 。
有道是 , 一叶障目 , 不见泰山 。
不管多大的物体 , 只要你的眼睛被蒙住了 , 就看不到了 。 一副墨镜 , 可以让你的世界变成黑色 , 也就是这样的道理 。
“耳听为虚 , 眼见为实” , 一个自律的人 , 会用好自己的眼睛 , 结合自己平时知道的情况 , 进行分析 , 然后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了 。 有些时候 , 把墨镜戴好 , 是为了让自己心安 , 给别人台阶 。
不难发现 , 子产放过养鱼的人 , 是因为他活得不较劲 , 揣着明白装糊涂 。 并不是他看不到真实情况 。
因此 , 宋朝宰相王安石给他点赞:“子产之政使人不能欺 , 夫君子可欺以其方 , 故使畜鱼而校人烹之;然则察之使人不能欺 , 岂可独任也哉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爱上一个人的时的候 爱上一个人的时的候,因为自己的眼里,心里都是他
- 三毛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对一个人最大的失望 男人的断联,是在短时间内的情感试探
- 对于女人来说 这三种能力让女人后半生过得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受人尊重
- 又见荷花开 经历过太多的悲欢离合,慢慢地一个人读懂了人生
- (一)一个人 失恋前二人世界的欢乐,失恋后一人世界的落寞
- 有一种爱 深爱一个人,把你放在心里慢慢想念
- 一个人走了很远 爱一个人,写不尽的相思,想一个人,说不完的柔情
- 01卷首语女人如花般娇艳 越有福气的女人,越懂得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 眉庄|胖橘一个人养活整个皇宫,还要被怨恨被背叛,真是太惨了
- 金钱是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欲望原动力 长期性缺乏安全感的人,只需获得一点点的爱,便能够为其打动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