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气的老年生活,需要忘记以下三件事

01
看过一幅耐人寻味的对联:“万法皆空 , 静观乾坤本来无物;一尘不染 , 莲花法藏何处悟心 。 ”
人生看似漫长 , 认真想一想 , 不过是百年的历练而已 。 光溜溜来 , 赤条条走 , 绕了一个圈 , 还是空空两手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我们记住的东西、想起来的事情 , 也在增长 。 唯有做一个善忘的人 , 才能返璞归真 , 给生命减负 , 顺其自然变老 。
“该忘就忘 , 一忘解千愁” , 作为老年人 , 以下三件事 , 忘记了 , 就是福气 。
02
忘记自己的年龄 , 不争朝夕 。
有一个词语 , 叫“无龄感” 。 生命有长度 , 但是宽度和高度是不受限制的 。 变老是无法回避的事情 , 但是你可以一边变老 , 一边变好 。
作家三盅说过:“人抛开自己年龄的约束 , 跟随着自己的心意 , 让自己保持并拥有一份与年龄无关的青春式追求的生活方式 。 ”
每天盯着自己的年龄看 , 你就会有一种害怕变老的感觉 。 无形之中 , 你就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 , 需要加速度才行 。
年轻的时候 , 每天赶着去上班 , 下班回家 , 赶着孩子读书 , 赶着自己睡觉 。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扪心自问 , 时间都去哪儿了?
其实 , 事情是做不完的 。 慢慢来 , 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 来日能不能“方长” , 又有什么关系呢?大概 ,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但行好事 , 莫问前程” 。
有福气的老人 , 坚持学习、运动、保持阳光的心态、生活简单、有小确幸 , 至于年龄多大 , 还能活多少年 , 就不要记得了 。
不管什么时候 , 累了睡觉 , 饿了吃饭 , 困了休息 , 就行了 。 一日三餐的烟火气 , 比什么都重要 。
要懂得 , 没有速度的生活 , 才更有温度 。
03
忘记百年以后的事情 , 厚养薄葬 。
一百年以后 , 会发生什么?我们说不清 , 但是古时候有一个杞国人 , 做出了示范——杞人忧天 , 自寻烦恼 。
在《孔子家语》里有两件事 , 阐述了生死的道理 。
孔子在宋国的时候 , 看见司马桓魋在为自己设计棺材 , 并且耗时三年 , 都没有完工 。 孔子面露忧郁 , 说:“若是其靡也 , 死不如朽之速愈 。 ”
人还活着 , 就天天想着百年之后的事情 , 又怎么会称心如意呢?本应该是子孙的事情 , 老人们却自己做完了 , 反而会让子孙无所事事 , 感到羞愧 。
孔子本人过世之前 , 也没有交代太多的礼节 , 留下豪言壮语 。 因此 , 他过世之后 , 弟子们心存疑惑——门人疑所以服夫子者 。
有道是 , 生亦何欢 , 死亦何苦 。 老人最难的不是没有钱花 , 没有儿女孝顺 , 而是没有快乐地享受生活 , 把百年之后的苦 , 带到了现实生活之中 。
很多人认为 , 厚养薄葬是子孙们应该考虑的事情 , 其实不仅仅是这样的 。 老人们要学会自我厚养 , 别舍不得吃 , 舍不得穿 , 还留下万贯家财给儿女们去花 。
有时候要这样想 , 如果手里的钱财太多 , 反而会导致儿女们互相争执 , 私心越发严重 。
作家三毛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死之后 , 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 ”
人生有很多的钥匙 , 可以打开智慧的门 , 爱情的门 , 退休的门 , 上班的门 , 家里的门 , 却没有一把钥匙 , 可以打开生死之门 。 正所谓 , 不知道明天早来 , 还是意外早来 。
既然 , 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 就干脆不去控制 。 不要杞人忧天了 , 明天一早 , 睁开眼睛 , 我们又赚了一天;善待每一分钟 , 福气又添加了一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