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陶钧文思|“雨”在诗人的眼中是什么意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陶钧文思 , 贵在虚静 , 述渝五脏 , 澡雪精神……谋篇之大端也 。 ”从此处的记载可以看出“意象”这一概念早就被刘勰所提出了 , 因为刘勰是魏晋时期的大家 , 所以也可以得出华夏文明对于“意象”追求早就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了 。
文章图片
到了唐宋时期可以说是“意象”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 , 这时期的唐诗宋词中所蕴含的意境是探究不完的 , “借物喻人 , 以景喻情”现象更是唐宋时期常用的手段 。
其中苏轼更是意象运用的大家 , 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苏轼在写诗的时候很是偏爱用“雨”这个自然事物 , 然后通过不同情境下“雨”的不同 , 来表达不同的心境和思想 。
就如同李白喜爱在他的诗中喜爱用“酒”一样 , 苏轼的“雨”的作用和李白“酒”都是被赋予了作者无限感情的喻化之物 。
文章图片
既然“雨”是苏轼的情感寄托 , 是他的精神喻化之物 , 那么苏轼都赋予了雨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 想要借用“雨”来表达的又是自己什么样的感情呢?
一、古典诗歌中“雨”的象征意义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 本身是不具备情感的 , 之所以现在能让人感知到雨的情感 , 是因为从“借物喻情”开始 , “雨”这个意向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 所以长久以来的文化沉淀就促成了现在只要提到“雨” , 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就可以轻易地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
“雨”的意象特征综合来看有两大类 , 一类是因为“雨”代表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表达;二类是“雨”能够激发文人墨客的创作欲望 。
1、“雨”所蕴含的情绪
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情感的表达很多时候都不是直抒胸臆 , 而是通过外界之物来假借表达 , 比如说“雨”可以表达出喜悦、闲适的感情 , 同时也能表达出忧愁、哀伤的情绪 。
文章图片
比如说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所写“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 。 ”这里所描写的就是诗人由夜晚听到的春雨声音 , 所以就联想到了迎春而开的杏花 , 这种愉悦的心情已然跃然纸上 。
再比如说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所写“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这两句千古名句家喻户晓 , 从诗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杜甫在听见春雨声音时那种喜不自胜的感情 , 所以说“雨”在诗人的眼中就是自己表达情绪的一种借代 。
再比如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写到“秋阴不散霜飞晚 , 留得枯荷听雨声 。 ”这中间所表达的就是另外一种情绪了 , 其中所表达的悲秋悯怀和伤感之情也是人尽皆知 。
文章图片
2、“雨”能激发创作欲
“雨”能激发出文人墨客的创作欲主要体现在 , 在古文诗词中多有“比兴”之法 , “比兴”之法也就是“心”与“物”的联系 , 所以说“比兴”在古代就是一种由心到物的转变 , 和借物寓情有着相似之处 。
《文心雕龙》中记载“人秉七情 , 应物斯感 , 感物吟志 , 莫非自然 。 ”其意义也是说人有七情六欲 , 而表达七情六欲也不过是寄之于自然之物 , “雨”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
辛弃疾《鹧鸪天》中写到“山才好处行还倦 , 诗未成时雨早催 。 ”这里就将雨对于诗人灵感的激发表达得淋漓尽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卡耐基告诉你:提升女人气质的方法,在于这四点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 本文转自:晋州普法如果人在7到15天之内连续不睡觉 河南一女子40年没睡过觉,专家监控48小时之后,终于揭开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