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活得很不好,是认知被误导:搞懂这个心理逻辑,能让你少点痛苦( 二 )


当然很多人会抬杠 , 他说“我之所以主动付出 , 是我真的愿意这么做” , 其实这句话你深入到潜意识的深层去判定 , 你会发现这句话是虚伪的 , 不管伪装的多么深入 , 你会发现人们内心深处都是渴望回报的 。
不过渴望回报 , 也没有什么不对 , 毕竟付出与回报的循环 , 是人际关系不断深入的动力 。 但是打着“我付出是不求回报的”这个旗号 , 来妄图使自己高尚一点 , 就不对了 。
其次 , 你觉得她对不起你 , 并不是她没有为你付出 , 而是很多时候是她没有用你所渴望的那种方式为你付出 。 而且 , 作为主动付出的人 , 你还很多时候不情愿告诉别人你想要的B是什么 , 渴望别人通过猜的方式 , 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这就是你的错误了 。
因为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 , 所以付出者势必会失望 , 随即会发出信息C 。 他会用种种巧妙的、自知或不自知的方式让对方感觉到 , 你做错了 , 你对不起他 。 太失望的情形下 , 付出者就会脱离一个关系 , 而在脱离时 , 他会感到绝望:我付出了这么多 , 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
所以你看 , 很多时候痛苦的本源 , 是你自己陷入到了这个“自恋幻觉”里面 , 不可自拔 。
你活得很不好,是认知被误导:搞懂这个心理逻辑,能让你少点痛苦
文章图片
这一点其实那些掌权者或者居于高位的人 , 表现得最是淋漓尽致 , 你看看他们重用的心腹都是怎样的 , 没错 , 都是自己什么也不用说 , 就知道自己要干吗 , 能猜中自己心思的人 。 对于那些洞悉不了自己心意的人 , 他们就会打压或者疏远 。
因为 , 他们也喜欢玩“自恋幻觉”的游戏 。
再说到我们的父母 , 他们其实也是玩这类游戏的高频人群 。 他们常使用的逻辑是:我对你这么好(A) , 你必须听我的(B) , 否则你就不是好孩子(C) 。
我有个朋友 , 一直都是妈宝男 , 妈妈对他疼爱不已 , 他和父母的关系也一直很融洽 , 他向妈妈承诺 , 如果谈恋爱了一定会先告诉她 。
一开始 , 他的确是这样做的 , 但后来的一次恋爱 , 他一直瞒着妈妈 , 直到妈妈发现后才不得已告诉了她 。
妈妈不同意他和这个女子来往 , 暗示儿子听她的 , 而儿子虽然答应着 , 但仍然偷偷和那个女孩交往 。 妈妈感到不爽 , 开始明确表达意见 , 发现这样还是不行后 , 便不断施压 。 最后 , 她向儿子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儿子不和这个“坏女孩”断绝关系 , 她就和他断绝关系 。
其实这也是妈妈陷入了“自恋幻觉” , 玩起了投射游戏 , 那个女孩到底坏不坏 , 在他妈妈看来好像很坏 , 其实别人都不这样看 。
本质只不过是他妈妈的自恋幻觉被破坏了 , 她觉得我为儿子付出了这么多(A) , 他就要按照我的意思来(B) , 否则 , 就要受到惩罚(C) 。 她愿意为儿子付出一切乃至生命 , 但这样做的一个交换条件是 , 儿子要把生命交给她支配 。
我说过 , 人的一个原始驱动是做自己 , 所以妈妈的这种自恋幻觉终究会受到挑战 , 没有人愿意自己一直被别人支配 , 活在别人的意志里 , 所以一个恶性循环就产生了 , 妈妈越是胁迫儿子 , 儿子越是要反抗 , 最终妈妈痛苦 , 儿子也痛苦 , 两个人也反目成仇 。
你活得很不好,是认知被误导:搞懂这个心理逻辑,能让你少点痛苦
文章图片
包括为什么很多人恋爱时甜蜜的不能行 , 结婚后却互相嫌弃 , 争端不断 , 要不停磨合?也是因为曾经的“自恋幻觉”被打破了 。
刚开始建立亲密关系时 , 我们对自恋幻觉很有信心 , “啊 , 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梦中情人 , 他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样” 。 于是 , 自己信心百倍地付出(A) , 同时渴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想象给予回应(B)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