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窦初开的青春|郑强:祖坟是守不过4代的,反观潮汕地区,祖坟却能守40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迅猛发展的科技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 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 而有进步就必然有牺牲 , 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不断冲击着一些传统的习惯和守则 , 晃动着依托与这些习惯或守则存在的民俗文化根基 , 疲于奔波的人们回头看才发现丧失了栖息心灵的土壤 , 这未尝不是文明进程中的一种悲哀 。
在过去 , 祭祖是人们民俗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 而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 , 这样的活动逐渐不被年轻人所崇尚和重视 。
对此 , 郑强教授就曾表达出“祖坟是守不过四代”的断言 , 此语一出 , 未免一片哗然 , 引起社会热烈的讨论 , 然而他后面却举出了一个反例:潮汕地区的祖坟 , 可以守40代 。
这更是令人为之震惊 , 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守护传统 , 潮汕又有怎样的奇特之处?
历史的回答
现代生活与传统生活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对氏族观念的重视程度 。
在古代 , 群落的聚集形式大多是因血缘和氏族为纽带 。 一个氏族就是一个大家庭 , 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大家庭的庇佑下成长 , 这种庇佑刻在人的基因里 , 伴随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 成为其一生难以割舍的信仰 。
他们大多子承父业 , 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 , 农民“靠山吃山 , 靠海吃海” , 将自然环境看作其宿命和生存的依托 , 即使是活动范围相对广的商人 , 经营活动也大多靠近其生长地 。
并且 , 古人大多看重“落叶归根” , 他们带着一种接近使命感的信念来落实这个传统 , 纵使那些在朝为官的人 , 看遍了京城的繁华 , 也不免在可以告老还乡的年纪携妻眷老小组成浩浩荡荡的车队 , 回到儿时的故乡 , 那片落叶归根的唯一土壤 。
每一个人都是氏族文化浸染的对象 , 同时也是传承者和捍卫者 , 氏族文化得以伴随血脉流传 , 生生不息 。
每个氏族兴建祠堂、守护祖坟 , 它们是氏族文化的图腾 , 祭祀活动也是传承和稳固氏族文化最重要的手段 , 在定期举行的庄严活动中 , 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归属感 , 一个家族几代的风雨 , 就在那一次次虔诚的跪拜中激荡 。
这样看来 , 如果没有天灾或时局动荡 , 祖坟怎会守不过四代?
今非昔比
如果说过去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以血缘和氏族为纽带 , 那么现代人社会生活的纽带应该是极为复杂、难以概述的 , 无疑的是 , 氏族观念较以往已经大大淡化 。
发达的交通和通讯让年轻人拥有了世界的眼光 , 不再甘心拘泥于自己出生的一方小天地 , 那些车水马龙、纸醉金迷的繁华都市成了他们向往的所在 。 纵使没有太大主观意愿 , 学业、工作、婚姻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脱离本土的潜在因素 。
既然可以避免成为被浸染的对象 , 那么就势必可以避免成为传承和捍卫者 , 那些在城市落脚的年轻人 , 他们出生在大都市的孩子往往不仅没有氏族文化的概念 , 反而有一种天生的抵触和抗拒 , 他们往往不愿回到父母终日在耳边絮叨的故乡 , 年幼时看到那些操着一口自己听不懂的方言被称为长辈或家人的人吓得哇哇大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