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游新闻做个导游施崇伟我做过十多年教师 夜雨丨 施崇伟:做个导游

本文转自:上游新闻
本文转自:上游新闻做个导游施崇伟我做过十多年教师 夜雨丨 施崇伟:做个导游
文章图片
做个导游
施崇伟
我做过十多年教师 , 最早教书的地方在乡下 。
那个年代学校条件很落后 , 那个地方还很穷 。 孩子们读书特别辛苦:教室有玻璃窗破了个大窟窿 , 冬日凛风一股劲往屋里灌;夏天没电扇 , 几十个孩子挤在一起全是散不去的臭汗的味 。 吃的很差 , 啃着从家里带来的冷硬窝窝头仿佛能听到和牙磨擦的声响 。 大多孩子都是常年打着光脚丫 , 有的甚至冬天也没鞋穿 。 看着那冻红或皲裂的脚让人心疼 , 他们却依然快乐地翻着脚板在球场上飞奔 。 有的孩子上学要走近二十里山路 , 天不亮就得动身 , 摸着黑才到家 。 他们为上学 , 走了不少路 , 却有很多孩子从来没走出过那座大山 。 他们没进过县城 , 没坐过汽车 , 没见过火车 , 没看见过电视……
1988年 , 我接手了九零级 , 是第一次当班主任 。 到了春天 , 孩子们都盼着春游 。 但 , 年年岁岁 , 春游只有一个地方 , 学校背后的金沙寨 , 山里的一个寨子 。 油菜花、桃树林和寨子的城门 , 都不是农村孩子所稀罕 。 大家所兴奋的 , 是可以向大人申请一、二块活动费 , 可以在街上去买点花生、糖果 , 可以不用读书不用写作业 , 痛痛快快玩一天 , 悠悠闲闲看太阳 。
班会课 , 我通知大家:“本周末去春游 。 ”教室里响起了欢呼:“金沙寨!”我敲了敲黑板 , 接着说:“今年春游四面山!”几十个孩子哑了 , 惊愕的神色望着我 。 我提高了嗓门:“坐汽车 , 去四面山 , 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 。 ”这时 , 教室炸了!各种发问、喧闹 , 有的从板凳上站起来 , 有的拍着课桌 , 也有的呆愣着 , 不知所措 。
这是我没有深思熟虑的一场预谋——我要把山里孩子带出去 , 坐汽车、看火车 , 看山外之山 , 走未走之路 。
这是一趟异乎艰辛又异乎值得的旅行 。 一束束火把在山头、在溪边、在田间茅舍点亮 , 照着山野小径 , 和天空中的星光一起汇聚到十几里外有公路通达的地方 。 我从县运输公司租来的大客车在孩子们的眼里像个奇怪的猛兽 , 有个孩子站在车门口瑟缩着不敢跨进车门 。 汽油的香味很快被孩子们的深呼吸纳入澎湃的肺部 , 三个小时的飞驰一会唤起后排的惊叫 , 一会儿臂膀又被靠在我身边的孩子抓得生痛 。
那时 , 四面山既不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也不是如今高速通达花团锦簇的避暑胜地 。 车子蜿蜒爬到头道河镇就被耸立的大山挡住 。 我们的孩子 , 最不缺少的是爬山的本领 。 我带他们 , 把笑声洒落在潺潺溪谷 , 在林间和弹琴蛙对唱着现编词的山歌 , 爬山涉水十里长路伫立在望乡台前感叹比村里山泉更有气势的飞瀑 , 把七百梯石级当成赛道 , 十几个山里娃一路狂奔跑向云彩 。 晚上 , 租住林场的库房 。 我久久不能入睡 , 听着狮吼山风、狂舞蚊子 , 房子外传来的响水滩泉声应和着孩子香甜的鼾声 , 仿佛是我听到过的最悦耳的奏鸣曲……
后来 , 我的每一届学生 , 我都会带着他们来一趟走出大山的旅行 。 后来 , 我到了县城教书 , 也保持了这种方式 , 让县城的孩子去往更大的城市或从没去过的乡野 。 每一趟出行 , 我是他们当然的免费导游!
多年以后 , 偶有与从前的学生相聚 。 回味他们的学生年代 , 聊得最多的 , 竟然不是我给他们改作文、我罚他们背课的情形 。 忆起的旧时光 , 最难忘的 , 全是那些旅程 。 刘刚晕车吐得翻江倒海 , 陈伟跌进小洪海湿透全身 , 方谷白净的脸蛋被野山蜂亲吻个大青包 , 赖元凤在摩天轮里被吓得嚎啕大哭……我都记不得的这些细节 , 竟然在孩子们脑回里清晰得能忆起每一个细小的纹理 。 他们在灌我酒的时候 , 多了个理由:“感谢当年你这个导游!”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