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顶端新闻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雪情 实习生 王莉 李佳子“可以叫他山羊 “放羊诗人”讨厌“放羊”标签,与妻子因诗结缘将于明天举行婚礼

本文转自:顶端新闻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采访人员杨雪情实习生王莉李佳子
“可以叫他山羊 , 也可以叫他胡子/在尚店镇李楼村/他走路的样子和说话时紧绷的表情/常会引来一阵哄笑……”年幼生病致残 , 在诗歌《自画像》里 , 李松山这样形容自己 , 他今年42岁 , 是河南省舞钢市尚店镇李楼村村民 。
本文转自:顶端新闻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雪情 实习生 王莉 李佳子“可以叫他山羊 “放羊诗人”讨厌“放羊”标签,与妻子因诗结缘将于明天举行婚礼
文章图片
残疾没妨碍他把日子过成诗 。 放羊、读书、写诗 , 是他的日常;诗歌 , 则是他面对坎坷命运的浪漫回应 。 在2020年的采访中 , 李松山坦言想要盖新房、娶新娘、卖新书 , 而今 , 所有的一切都在实现 , 他出版了诗集、翻修了房子 , 计划在明天(7月20日)补办婚礼 , 迎娶他的新娘 。
【幼年患病致残 , 诗歌是他面对坎坷命运的浪漫回应】
4岁时 , 连续高烧不退的李松山患上了脑膜炎 ,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利 , 只是到村里诊所包了一点药 , 没得到及时治疗使李松山留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 , 他说话变得含糊不清 , 走路趔趄 , 手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弯曲 。
受后遗症影响 , 也因为家贫 , 13岁的李松山从学校辍学 , 开始帮家里做些农活 。
从此以后 , 陪伴他的从老师、黑板、教科书 , 变成了羊群、山坡、天空……这些元素组成了他生活中的每一天 。
放羊时空闲时间多 , 为了打发时间 , 李松山在把羊群赶上山坡之后 , 便会找一些书来看 。 学历较浅的他 , 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 , “不认识的就先读一半” , 等回家后再一遍遍地看电视、查字典、抄写 。
李松山看得最多的是弟弟的语文书 , 对于诗歌的喜爱 , 正来自于此 。
在读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舒婷的《致橡树》时 , 这种遣词简单、感情浓烈的文学形式 , 深深地打动了他 , 也燃起了他对诗歌的喜爱 。
2005年 , 他写了第一首现代诗《那时的你》 , 送给一位小学女同学 。 虽然诗里“在小窗前剪一缕明媚的忧伤”的那个姑娘 , 已为他人梳红妆 。 但这首诗 , 却是李松山推开诗歌大门的起点 , 这个肢体僵硬的年轻人 , 开始用手下颤颤巍巍的笔 , 记录生活 , 释放诗意能量 。
【从律诗绝句到现代诗 , 诗歌传递的是一个健康的李松山】
起初 , 李松山热衷写古体诗 , “我那时候特别痴迷律诗和绝句 , 一天能写六七首” 。 2016年 , 李松山进入舞钢诗会 , 在这里 , 他遇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黄晓辉 。 一次 , 李松山将一首自认为不错的诗发到诗友群里 , 黄晓辉说 , “这首诗平仄不对 , 韵脚也是乱的 , 松山啊 , 你的古体诗不行 , 古体诗已经让唐代诗人写绝了 , 你再怎么写都超不过 。 ”
听到这样的评价 , 李松山尴尬之余也在反思 , 古体诗有珠玉在前 , 是难以超越的 , 之后李松山便开始真正系统地学习现代诗 。
在李楼村的山野间 , 他赶着欢快的羊群 , 对着它们念苏轼、聂鲁达、扎加耶夫斯基等中外诗人们的诗歌 。
羊群、微风、青草 , 都成了他的听众 。
2019年 , 李松山的诗《自画像》 , 被诗友小葱转发到朋友圈 , 引起了《诗刊》社退休编辑周所同的注意 。 周所同表示:“李松山文字中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和接地气的风格 , 是我们现在诗歌最需要的内容 。 ”并将其推荐给了《诗刊》社编辑聂权 。
此后 , 李松山的诗歌生涯迎来了转折 。 彼时 , 得知诗歌将要发表的他 , 始终不敢相信 。 直到2019年2月 , 《诗刊》下半月刊里刊载了他13首诗歌 , 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 , 李松山才意识到这不是梦 。 3月27日 , 《诗刊》社的微信公众号再次推送了他的诗《阳光在麦苗上驱赶露珠——一位牧羊人的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