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轴...|世界上那些神秘的巧合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轴心时代” , 至今被人们广泛使用 。 他注意到一个奇特的历史现象 , 在公元前800到公元前200年间产生的人类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一个轴心 。 这六百年间 , 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 , 他们所产生的思考与创造都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 形成了现代各个主要的文明轴心 。 那是一个“左右着人类的整体精神历程”的时代 , 一个超越时空领衔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 。 这个时间段涵盖了人类文明史中的思想高峰 , 不分东西不分地域不分类别 。 四大文明古国里的比肩人物林立交织:苏格拉底、释迦摩尼、孔子、老子 , 庄子、孟子、亚里斯多德 。 在这个时代里 , 是老死不会相遇的一群思想巨擘们 , 共同缔造的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超验世界关系的思考高峰 。
我还看过一本书叫作《艺术与物理学》 , 美国的一个医生写的 。 他也说到个有趣的事情 , 20世纪初的十年左右的时间内 , 在物理、音乐和美术几个完全不相干领域 , 同时像商量好了的一样进行着一场革命 , 而且革命的方向居然极为类似 , 就是对一个优势的时空参考系的取消 。 物理里的狭义相对论 , 美术里的抽象画 , 而在音乐里的体现就是对调性音乐彻底革命 。 迄今没人能够彻底解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巧合 。 至今 , 这种量子起伏的测不准特性 , 以其不确定性给习惯了确定结果的人类带来无数的争论与困惑 , 也大大推动了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大跨度跃迁 。
文章图片
【作者:黎荔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轴...|世界上那些神秘的巧合】放眼世界历史 , 有太多的诡异的巧合 。 历史的巧合甚至与惊愕一样多 。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 , 他在《易经》中发现了“共时性”(Synchronicity)这一概念 , 他认为传统的因果概念无法解释为何会发生惊人的巧合 , 在这样的事件中起作用的是共时性原则 。
有一个关于荣格的“共时性原则”的故事:荣格的老师弗洛伊德不认同“共时性原则” , 一次他们激烈争论的时候 , 荣格对弗洛伊德说:“如果你还是不能相信 , 我告诉你 , 你马上会听到一声巨响!”话音刚落 , 书房中发出一声爆响 。 弗洛伊德大惊失色 , 但是随即镇静下来 , 说一定是什么东西刚好这个时候响了 , 一个巧合而已 。 荣格说:“如果你这样想 , 我告诉你 , 你马上还会听到一声!”话音刚落 , 又一声爆响 。 这一次弗洛伊德坐不住了 , 于是他起来到处去寻找 , 最后终于找到原因——书架的木头可能是原来有些潮湿 , 在逐渐干燥的过程中 , 裂开了一个缝隙 , 刚才的两声爆响 , 实际上是那段木头爆裂的声音 。 于是弗洛伊德释然了 , 这不过是巧合而已;而荣格更坚信自己的观点 , 这一定不是巧合而已——如果是巧合 , 为什么自己刚好在那时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这里会产生爆响”?难道 , 这个念头的产生也是巧合?荣格从对他而言非常神秘的遥远异国——古代中国得到了启迪 , 认为这是“感应”现象 。 中国古人认为 , 人和人的心灵是可以相通的 。 如果是亲近的友爱的人 , 互相之间会有一种感应——某个人的心动 , 就会在另一个人的心中激起涟漪 。 易经占卜的原理也正是如此:当一个人专心有诚意地分开一束蓍草的时候 , 蓍草会和这个人的心相互感应 , 从而反映出这个人心中所关注的事情 。 荣格之所以提出共时性这个概念 , 正是其研读《易经》的结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每年的伏天季节 腐烂的收场
- 作者:黎荔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的怀素和尚 侧耳听一听水声
- 作者:黎荔现在的北大 北大的秘密后花园
- 作者:黎荔每天踏着夕阳回家时 从明天起,关心蔬菜
- 作者:黎荔读《圣经》 一把小香菜
- 作者:黎荔从前几天开始 一场好雨过后
- 作者:黎荔春吃芽 生活之瓜:吃瓜与种瓜
- 作者:黎荔我们身体里都有两个人 在峻烈的时代找一点柔和
- 这2种情况下,一个男人忍住不找你,是因为发自内心爱你
- |赵宗彪:外婆(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