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华熙生物“万物皆可玻尿酸”,是实力挑战?还是收割“智商税”?( 三 )
或许,因为功能性护肤品和食品对于玻尿酸吸收的低效,让华熙生物在技术研发方面已然没有了追求,有公开资料显示,2016-2018年,华熙生物研发支出分别为3.27%、3.14%、4.19%,明显低于科创板上市企业15%的标准。
尽管华熙生物2020年研发支出终于突破5%,但仍低于行业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节节攀升的营销费用。公司营销费用从2017年1.25亿元飙至2020年11亿元,约占总营业收入的40%,同比增加111%,且单线上服务推广就消耗近5亿元费用。
如此真金白银的投入,华熙生物应该是尝到了“资本换市场”战略在C端的甜头,可是,功能性护肤品和食品技术门槛虽然不高,但核心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仍然是重中之重。如果华熙生物持续保持研发的低投入,不仅不能确保护肤品的功效,在食品安全方面可能还会埋下隐患。
文章插图
而且,对于全球玻尿酸食品市场而言,华熙生物面向C端的产品创新,可能只是贴牌发达国家的玻尿酸食品,从天猫旗舰店的水肌泉饮品惨淡数据,不难看出,C端客户的认可几乎很难在短时间用营销手段来获取。比起单纯的B端业务,C端业务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诚意,而这方面,华熙生物似乎不占优势。
结语
从华熙生物纵横玻尿酸原料市场多年来看,技术层面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只是B端业务触及天花板,加上医药级市场规模受限,寻求更多可能性迫在眉睫。
然而,从近几年华熙生物的战略布局来看,多少有些舍本逐末,噱头盖过实际。功能护肤品或许已经用钱“烧”出一条血路,但食品领域还是深陷“智商税”漩涡,而且,C端市场的竞争态势依旧相当严峻,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名利双失。
所以,华熙生物若想深耕玻尿酸领域,还是得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真正让玻尿酸物尽其用,多推出一些有真实需求的玻尿酸产品,多些诚意,少些套路才好。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原料发挥第四代生物活性化妆品优势,拾妆护肤品沉下心做产品
- 原料精准护肤才是王道,拾妆vogcute帮助求美者“化繁为简”
- 华熙国潮盘点:玻尿酸、集合店、嗅觉经济......2021美妆赛道面目一新
- 原料护肤成分辅酶Q10,究竟有多神奇Binking告诉你?
- 原料品牌又一项“成本”增加了!
- @qq深圳钰美生物28天祛斑宣传是否存在夸大宣传
- 保湿 为了皮肤应该尽量避免的5种‘化妆品原料’
- 成功10年老斑有救啦!伯朗基美肤水,开启生物焕颜之旅!
- 原料为了皮肤应该尽量避免的5种‘化妆品原料’
- 玻尿酸 诞生了润百颜、故宫口红这些爆款的华熙生物,这次把玻尿酸加入了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