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品牌又一项“成本”增加了!

文|欧也
“为什么功效成分都靠后了?为什么成分里有防腐剂?”近日 , 一新锐品牌因一款精华液产品背标成分表发生变化 , 遭到来自消费者的灵魂拷问 。
由于新条例要求“全成分标注” , 接下来或有更多品牌面临相同的困扰 , 增加解释成本 。 这也说明 , 被品牌“喂养”长大的成分党 , 也正在“反噬”品牌 。
品牌因成分背标变化遭指责
化妆品新规带来的变化 , 让专注科学成分护肤的新锐品牌Haa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喊起了冤” 。 近日 , Haa通过小红书官方账号发文称 , “最近小H很是焦虑 , 因为我被质疑了 , 说我们‘偷换原料’‘添加防腐剂’ 。 ”
据贴文显示 , 有不少消费者购买Haa某新版精华产品后提出质疑 , “为什么以前的神经酰胺精华没显示有防腐剂 , 但是从2021年3.0新版开始就显示有防腐剂了呢?是不是不如旧版温和了?”
“2021年新版备案成分表为什么功效成分靠后排了?甚至有些之前显示在前5位的成分突然变到了微量成分里 。 是品牌‘偷工减料’降低了功效成分添加了吗?”

原料品牌又一项“成本”增加了!
文章图片

▍截自小红书APP(1月16日17:24截图)

原料品牌又一项“成本”增加了!
文章图片

▍图源自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备案系统

原料品牌又一项“成本”增加了!
文章图片

▍截自Haa天猫旗舰店
据Haa品牌天猫旗舰店显示 , 该款精华液上市3年销售3000万片 。 面对消费者有关“防腐剂”“功效成分靠后”的灵魂拷问 , Haa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一一给出答案 , 称没有减少活性物添加 , 防腐剂是由其他原料带入 。
该品牌解释成分表发生变化 , 是因为新规改变成分排序和标注规则 。 2021版《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 , “化妆品标签应在包装标注产品全部成分名称 , 并以‘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 , 按照成分在产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 。 ”
办法还指出 , “含量不超过0.1%(w/w)的成分的 , 应以‘其他微量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另行标注 , 可以不按照成分含量的降序列出 。 ”
“以后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 。 ”广东尚品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妆研发主任林丽隽表示 , 品牌出现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 需要把配方拆解成独立个体成分来写成分表 , 就会造成产品配方没有添加防腐剂 , 但是产品用了某个原料含有防腐剂 , 所以就要标注防腐剂 。 他认为 , 前期需要科普 , 慢慢消费者就会习惯的 。 或者说 , “可能会在背标上写明防腐剂是某个原料带来 , 不是配方有意添加的 。 ”
“接下来很多品牌都会遇到此类问题 , 市场也会出现更多消费者提出疑惑 。 ”广东某品牌总监同样表达了类似观点 , “这个以后会很麻烦 , 很多复配原料里面会有防腐剂或其它溶剂 , 现在新规要求必须全部标识 , 就会出现一个产品有多个防腐剂的问题 。 ”
“标识出多个防腐剂 , 就会变得很不好看 。 ”润洁日化首席质量官张忠伟表示 , 产品本身加进去的防腐剂是必须要标识出来的 。 问题是 , 原料带入的防腐剂如果全部标识出来 , 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 在他看来 , “原料商的防腐剂会经常改变 , 这导致品牌方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 ”
从消费者端来看 , 一个产品标识出多个防腐剂 , 显然会让原本就谈“腐”色变的消费者更加不满 , 也将增加品牌的教育解释成本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