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未晚|《人类简史》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 二 )


苦干是因为种地是真的苦 , 在没化肥和杂交种子之前的几千年里 , 那时的产量有多低都不敢想象 , 而且全靠看天吃饭 , 干旱了没饭吃 , 雨下大了洪灾来了也没饭吃 , 就算丰收了暴君来了贪官来了还是没饭吃 , 这是天灾人祸上的苦 , 还有身体上的苦 , 从现在的科学角度来讲 , 人本来就是要像采集时代的人一样跑跑跳跳的自由运动劳逸结合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 而种地的人不是肩挑一整天 , 就是背扛一整天 , 或者是挖土一整天和躬腰一整天 , 反正种地的每一天都是违背人的生理机能的 , 在农村会经常看到 , 弯腰驼背、脚瘸手拐的老人特别多 , 而腰酸腿痛、骨质增生的人就更多 , 土地对于农业时代的多数人来说都是生于斯死于斯 。 我也觉得对这样种地的人来说 , 如果有得选择的话 , 我想肯定多数人都愿意选择采集时代的活法 。 但现实就像是直播 , 只能往前播而不能往回播 , 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只能接受了 。
我想这也是作者认为进化到农业时代是退步的重要原因 。 这是因为作者站在了种地人的角度来看 , 但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就会不一样 , 进入到了农业社会才让统治者有了剥离生产的可能 , 只靠着被统治者的辛勤劳作自己就能享有现成的食物 , 对统治者来说这样的日子可比采集时代舒服多了 , 不再用自己冒着风险带头狩猎 , 不在担心饿肚子 。 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消遣 , 正因为闲着无事和为了更好的统治种地的 , 所以慢慢地发展出了文字 , 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字两千年来只在统治者之间传播的主要原因 。
【归来未晚|《人类简史》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想想看就是成熟的文字发明也有两三千年 , 而我们这个时代活着的不少农村老人还是文盲 , 他们所了解到的知识和过的日子比起两千人的农民并没有进步多少 , 比起两千年前的文化人无论是思维还是智慧都相差得太多太多 ,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 难道是种地的人基因不一样 , 天生就比较愚鲁吗?统治者当然希望这样告诉大家 , 让大家乐于被统治 , 但事实是多数人的聪明程度都是一样的 , 而种地的人生下来就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可能 , 多数只能世世代代种地 。 这一种就是几千年 , 如果不是工业革命 , 我们多数人恐怕也会是其中一员 。
当然统治者虽然没有让文字大量传播开来 , 一直控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 但是他们也不是一无是处 , 至少文字在他们手里创造出了各种制度和文学 , 制度让帝国得以统一和运转 , 文学让我们生活得更丰富多彩 , 但前提是我们是生活在丰衣足食的时代文学才会我们生活中的调料 , 就像陶渊明开创的田园生活让很多读书人都很是向往 , 但是老陶你可知道 , 就凭你那草盛豆苗稀的种地技能 , 估计连汤都喝不上 , 还不就仗着你地主家的余粮不是 。 还有那个说: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 , 耕田而食 , 凿井而饮那位 , 你可知道:雨足高田白 , 披蓑半夜耕 , 人牛力俱尽 , 东方殊未明 。 讽刺的是种地的人历尽艰辛养活了统治阶层也就是文化人 , 让文化人得以记录了历史和创造了文学 , 而历史上也就只留下了统治阶层的故事和文学 。
农业社会既然不符合人的天性 , 又为什么会进化到农业社会 , 作者也没给出答案 , 也没人能给出答案 , 毕竟都过了上万年的时间 , 谁敢说我们知道答案 , 所有的答案都只是推理 , 只能说有一定的可能性 , 但不敢说就是准确答案 。 我个人的推理就是起初的农业社会确实是优于采集社会 , 至少稳定不用到处搬家对婴幼儿的成长更有帮助 , 这也许就是农业社会人口能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