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为中年女演员发声后的三年( 二 )


此言一出 , 海清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 虽然理解支持她的人不在少数 , 但也有不少人质疑她的动机 , 认为她刻意“卖惨” , 情商也不够高 。 对此 , 海清曾在媒体回应自己是一个“投石人” , 她说:“既然一个石头投下去了 , 就不惧面对水中不同方向的涟漪 。 ”
2020年1月 , 海清决定就在李睿珺的家乡过春节 , 提前进入贵英的生活 , 她退掉原本和家人旅行的船票 , 前往甘肃张掖高台县的花墙子村 , 住进了李睿珺的小姨家 。 花墙子村使用的是旱厕 , 天气又冷又干 , 没有暖气 , 经纪人原本计划陪同 , 但上了厕所后当晚就回县城的宾馆住了 。 助理对她说:“姐你自己干活吧 , 我又不体验生活 , 我给你拍花絮 。 ”
李睿珺小姨家的院子里有很多动物 , 除了驴 , 还有成群的羊和鸡 , 它们见了生人就四处冲撞 。 有一次 , 海清去厕所忘了关门 , 一头羊悄然进来差点舔到她 , 她一受惊把手机掉进了粪坑 , 只能捡起来擦干净 , 消毒继续用 。
刚到村子 , 海清完全无法融入 , 她先是着凉发了高烧 , 生着病强撑着度过了大年三十 , 等到身体好点开始接触村民的时候 , 她发现他们说的话自己一句也听不懂 。
海清只好请李睿珺帮忙把台词用方言录下来 , 每天跑步的时候不间断地听 , 一直听到会念了 , 也听得懂了 。 然后她开始尝试和小姨家的奶奶交流 , 慢慢地学会说一些生活里的词:馒头、米饭、蔬菜、散步……花了差不多四个月时间 , 直到有一天海清可以和村民无障碍地拉家常 。
最初 , 李睿珺打算再请一位专业男演员来和海清配戏 , 这样两个人比较容易在同一个维度工作 。 但很快疫情来袭 , 外面的人一度无法进入村子 。 开拍前夕 , 李睿珺不得不选择小姨父来出演男主角 。 海清坦言 , 当时自己和小姨父一家已经很熟悉了 , 她嘴上虽然说好 , 心里却犯了嘀咕 , 她不是怕姨父不会演戏 , 而是担心自己演得不像 。 “一场戏下来 , 姨父哪哪都对 , 我哪哪都错 , 对他们来说 , 我就是外来物种 , 稍微哪里不像就很突兀 。 ”
海清在村子里到处寻找适合贵英的衣服 , 见到合适的就拿新衣服和人换 , 她身上的衣服有的是从奶奶身上扒下来的 , 脚上的鞋是李睿珺母亲结婚的时候置办的……唯有头巾是全新的 , 海清只要有机会就戴在头上 , 希望阳光和汗水早点让它变旧……所有这些东西叠加在一起 , 一点点拼凑出贵英的样子 。
贵英是个残疾人 , 走路一瘸一拐 , 海清给她设计了独有的步态——外八字 , 膝盖不能打弯 。 后来她在附近见到一个佝偻的老太太 , 又在贵英身上加入了腰以上的弯曲、上肢的抖动等细节 。 如此反复练习 , 贵英更加鲜活起来 , 却让海清有了脊柱侧弯的毛病 , 直到现在还在做康复治疗 。
正式开拍后又遇到新问题 , 李睿珺发现海清的眼睛在监视器里闪着明亮的光 , 这种光是贵英那种处境的女性不会有的 。 一开始 , 他们想过干脆把贵英的眼睛也做上“疤瘌” , 但因为疫情 , 化装材料根本不够 , 只能作罢 。
村里的老人大多有青光眼 , 这和当地阳光刺眼 , 人们长年在外劳作有关系 。 海清心里有了主意 , 没事的时候她就坐在地头 , 不戴墨镜看烈日下的村庄 , 这么一晒 , 眼睛果然就没那么明亮 , 眼底还晒出了黄色的斑点 。
作为外地人 , 海清在村子里处处感到陌生 , 这似乎恰巧契合了贵英出嫁的心情 。 电影里两人的婚礼是一场重头戏 , 李睿珺原本设计贵英尿裤子后 , 丈夫马有铁麻利地帮她换了裤子 。 海清站在女性的角度有自己的看法 , 她对李睿珺建议 , 这两个人都是对异性很不了解的人 , 不太可能一上来就像一对普通的夫妻 。 最终 , 这场戏改成了贵英一夜不敢入睡 , 她怕有铁嫌弃自己的毛病会打人 。 与此同时 , 有铁的心思其实十分细腻 , 他不会让妻子感到不舒服 , 也就由着她不去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