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会感觉烦恼,是因为不懂得《道德经》中的这2句话
文章作者:琢磨君
小的时候 , 我们若是能够吃上5毛钱一根的冰棍 , 便会感觉幸福感满满;
但是现在 , 即便是吃几十块的冰淇淋 , 我们依然很难感觉到幸福与快乐 , 好似人麻木了一样 。
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有人会说“时过境迁” , 此一时彼一时嘛 。
的确如此 , 人会变化 , 特别是心态会变 , 对于幸福的评判标准也会变 。
但是 , 聪明的你 , 告诉我:为什么人越长大 , 物质条件越优越 , 吃穿都不愁 , 烦恼反而越来越多?
其实 , 人之所以会感觉烦恼与困惑 , 是因为不懂得老子《道德经》中的这2句话!
老子在《道德经》第48章写道: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 。
这里说道了2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为学 , 二是为道 。
文章图片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01
第一:先说“为学”
我们需要不断精进 , 日新又新 , 不断打开视野 , 烦恼和困惑自然便会“烟消云散” 。
就如韩愈《师说》中所写:“师者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我们既可以拜师学艺 , 也可以自学成才 , 但终归是通过读书学习来解开思想上的困惑 。
曾经有个年轻人很是困惑与迷茫 , 便给杨绛老人写信 , 求指点迷津 。
【人之所以会感觉烦恼,是因为不懂得《道德经》中的这2句话】但是杨绛老人只回复了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文章图片
有的人是生而知道 , 有的人是学而知道 , 还有人是困而知道 ,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学而知”和“困而知” 。
人生若是出现了困惑 , 不去补充知识 , 不去读书学习 , 便会“思而不学则殆” , 也就说孔子所说的:“困而不学 , 民斯为下矣” 。
所以说 , 通过不断地学习 , 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可以看得更远 , 继而“柳暗花明又一村” , 烦恼自然少 。
文章图片
02
第二:再说“为道”
悟道不像学习那样需要不断积累 , 做加法;为道需要“日损” , 做减法 。
抛弃那些无关紧要的的杂乱事情 , 人们便可集中精力 , 静能悟道 , 提升智慧 , 继而豁然开朗 , 幡然醒悟 。
因此老子告诉大家:求道的人 , 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 , 私妄减少再减少 , 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 。 如果能够做到无为 , 即不妄为 , 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 。
文章图片
有些人认为大脑和潜能是无限的 ,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
因为人的脑子就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 , 如果把各自杂乱的知识都往里面装 , 最后要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 。
淡泊明志 , 宁静致远 , 人到中年后 , 比拼的不是体力 , 而是脑力 。
如何提升智慧 , 就需要“为道日损” , 多做人生减法 , 多做“断舍离” , 然后集中主要精力干关键性的事情 , 最后各个击破 。
就如白岩松所说:30岁以后 , 要学会做人生减法 , 打深井!
我接触了很多人 , 都是做减法成功的人 , 我几乎没有见过不断做加法成功的人!
文章图片
03
第三:如何做人生减法
琢磨君分享三个方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与帮助 。
第一:清理居住环境 。 丢掉不需要的东西 , 让居住环境整齐划一 , 心理也会舒服很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