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公司穿越周期的“十大策略”( 二 )

】中介组织的核心特点是人散 , 经纪人分散在大量的门店、社区、案场或者网吧、游戏厅等线下物理点 , 管理者看似和经纪人很近 , 实则很远 , 如果检查一下公司端口 , 你会发现 , 很多人有端口无商机、有带看无成交 , 或者压根儿没有什么活动量 , 正是这些“人浮于事”的情况吃掉了公司的利润 。 因此 , 市场越是不好 , 成本管理越是重要 , 中介公司最大的成本不是人的成本 , 而是大量的人“无所作为”的隐性成本 , 在这种情况下 , 公司需要通过更高频的数据管理 , 监测活动量和行程量指标 , 定期进行低活动量、低业绩人员的管理 , 对于意向度、勤奋度低的人员要淘汰 , 对于能力低、意向度高的人员要带教 。
中介公司穿越周期的“十大策略”
文章图片
六、穿透式述职管理
管理者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贴近业务的管理动作 , 通过影响和牵引经纪人的末端行为 , 对房客带等核心业务资源产生作用 。 管理者普遍的问题 , 一是“虚” , 管理动作与房客带核心资源无关 。 如果管理不能带来更多的房、更多的客、更多的带看 , 那管理的价值如何体现?二是“杂” , 要么是重点工作不明确 , 要么是管理动作与重点工作没有关系 , 对于重点工作无法有效拆解 , 更无法落地、检查和反馈;三是“飘” , 管理停留在嘴上 , 停留在会议上 , 根本无法穿透到经纪人的末端行为 , 经纪人对管理者的目标和目标如何达成根本不知道 , 前线、中线、后线三张皮 。 解决这些问题 ,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强层层的述职管理 , 看一层、管一层 , 把管理做少、做精、做深、做透 。
中介公司穿越周期的“十大策略”
文章图片
七、流失率管理
人员流失成本是巨大的 , 不仅仅包括显性的招聘成本、端口成本、工资和福利成本 , 还包括非常广泛的隐性成本 。 例如一个经纪人在公司呆三个月 , 一单没开 , 这里面就包含了非常大的商机浪费等机会成本 , 而且也正是“闪退”的人破坏了公司的形象 。 对于流失率的管理 , 一是人员入口的管理 , 大部分流失是因为“人不对” 。 人错 , 一切都错;二是分组管理 , 对于一个月以内的流失 , 更多是招聘问题 , 要预警和淘汰 , 提前“止损” 。 对于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流失 , 更多是从租赁到买卖转化过程中的适应和能力问题 , 对于此类人员 , 要加强帮扶 , 使其顺利完成转换 。
中介公司穿越周期的“十大策略”
文章图片
八、人员流动和重组
过去两年 , 围绕经纪人和店长的争夺十分激烈 , 这既导致人员流失率增加 , 也带来提成率的普遍升高 , 总的趋势就是人员和人才从直营流向加盟 。 然而经过两三年的大浪淘沙 , “万人开店、万人创业”的这股风潮已经接近尾声 , 未来一段时间 , 有两个新动向:一是加盟店东内部 , 门店所有权和经营权向真正优秀的创业者集中 , 这会催生一批规模大一些的多店店东和新品牌;二是加盟和直营之间 , 加盟退潮 , 直营回潮 , 许多加盟店东会退回直营公司成为店长或经纪人 , 人才倒流现象目前已经出现 , 行业人才供应链有一次重组的机会 , 抓住这个机会的公司会有一次做大的时间窗口 。
中介公司穿越周期的“十大策略”
文章图片
九、认知拉齐 , 上下同欲
管理之所以无法落地 , 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核心管理层存在不可逾越的认知方差 , 高层的内部博弈非常多 , 且大多数所谓的管理会议基本都是“情绪宣泄” , 不是围绕拆解和解决问题而展开 , 而是那种似是而非、毫无逻辑、无数据支持的漫谈式情绪表达 , 这些会议管理除了消耗意志 , 没有别的价值 。 还有一些领导者自身的学习和进步速度很快 , 领导者进入工业社会 , 管理者停留在农业社会 , 公司治理属于家长式决策、哥们式执行 , 领导者经常觉得下面的人听不懂他在讲什么 , 一个人在“高处自嗨” 。 这些现象都非常普遍 , 管理的前提是认知拉齐 , 核心管理层有统一的语言、统一的认知 , 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同欲 , 力出一孔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