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医美迎来大逃杀,3500亿市值医美将成“美丽的泡沫”?( 二 )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 医美行业上游的这三大厂商营收状态平平 , 但其中两家市值已过千亿 , 市场规模却距离千亿甚远 。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 , 高估值不等同于高营收 , 医美机构的估值为什么这么高?
“医美领域突然火爆 , 估值变高 ,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 第一点 , 是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 , 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 , 大家在基本生活需求以外 , 已经开始追求变得更健康、更美 , 求美需求突然增加 , 而供应端又不能快速提升 , 供不应求使得医美一下子火了 。 第二点 , 中国人对医美的观念有所转变 , 消费观念更加开放 , 但还没到能够公开谈论整容的程度 。 ” 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王海蛟对创业邦说 。
的确 , 此次医美上游企业估值炒高之前 , 早在2015年~2017年间 , 中国医美市场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就高达42.23% 。 此前 , 就有红杉资本、经纬、IDG等投资机构布局医疗机构 。 如今 , 面临医美板块的再次火爆 , 市场研究机构普遍持乐观态度 , 他们认为:未来5-10年将是医美赛道发展的黄金时期 。
据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示 , 2021年2月 , 医美消费整体交易规模是去年同期4倍 。
此外 , 新氧告诉创业邦:“从市场占有率来看 , 还是以外资巨头和本土少数优势企业为主 , 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激光医疗及美容设备行业起步较早 ,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 , 产品大量出口并占据我国以公立医院、大型民营医美整形医院为代表的主流市场 。
而行业中下游以医美诊所为代表的小型机构占据了医美行业中下游机构数量的70%多 , 他们受到价格因素影响而广泛采用国产品牌 。 这也造成了国产仪器在整个医美仪器市场中的逆势突围 , 初步具备了与国际厂商竞争的实力 。 ”
随着本土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与产品品质的提升 , 加之价格优势 , 初步形成代替进口趋势 。 那么哪种类型的医美机构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新氧告诉创业邦:“深入医美产业链更具体环节的领先者 , 将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 。
传统机构依然可能成为资本青睐对象 , 但是需要具体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壁垒 。 因为大量医美机构处于亏损状态 , 加上医生资源稀缺 , 机构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 行业对投资传统医疗美容机构越来越谨慎” 。
可以说 , 新一代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医美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国产医美产品研发能力的提升等 , 让部分医美企业估值高涨 , 但想要进一步获得资本与市场认可 , 国内医美企业仍然任重道远 。
“大逃杀”已来 , 估值或将被重构?
就在医美被认为是极有潜力的赛道 , 备受市场热捧的同时 , 一场悄无声息的“大逃杀”正在重塑医美行业估值的底层逻辑 。
2021年6月10日 , 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等八部委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转向整治工作方案》 , 并宣布于今年6月到12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
事实上 , 自2017年以来 , 国家对于医美行业的监管始终处于高压之中 , 但如此大规模的整治行动还属首次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 参与这次整治工作的部委中 , 有国家邮政局和海关总署 。 这意味着 , 涉及本土、跨境电商的医美“乱象”也将被严厉整肃 。
“监管总是滞后于市场 , 近两年中国医美行业成长已经初具规模 , 才引起了监管的重视 。 集中开展这些整顿行动 , 能够加速‘黑医美’服务、假劣医美产品从市场中出清 。 ”高特佳投资王海蛟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说 。
经历一轮“野蛮生长” , 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医疗美容服务市场 , 占全球医美总市场份额的13.5% 。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 , 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769亿元 , 同比增长22% , 预计2024年规模可超过3000亿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