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锴|医美现畸形化过度低龄化势头,媒体:医美行业也该“整形”

热玛吉、吸脂、线雕……眼下 , 一些医疗美容名词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 。 医美像是能把人变美的魔法 , 而其背后的风险也必须警惕 。 近日 , 杭州一名网红因做抽脂填充手术感染 , 最终因抢救无效离世 。 事情发生后 , 抽脂填充这一医美项目引发了社会关注 。 “现在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 ,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丰富、多元,追求通过医美的方式变美,就是体现之一” , 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整形与医疗美容科副主任杨锴告诫求美者 , “求美是当下社会的一个趋势 , 人人都有求美的权利 , 但千万不可因此而忽视了安全 。 ”
每个医美项目都是一个手术
“人造美女”是北京语言大学发布的“2004年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之一 。 这个称号 , 属于一位年轻的中国女性郝璐璐——第一个把自己的整形美容过程全部公之于众的中国“人造美女” , 整形自此进入大众视野 。 2015年 , 演员杨颖素颜前往医院做“整容鉴定” , 试图证明自己并没有像坊间传言那样曾进行整容手术 。 可见 , 整容在当时虽已流行 , 却仍是一件不那么光彩的事情 ,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整过容 。 但到了2021年的今天 , 随手翻翻微博、小红书 , 多的是各式各样的整容笔记 。 在相关互联网社交平台上 , 分享整容笔记的博主和接受整形手术的求美者们被称为“整圈” 。
【杨锴|医美现畸形化过度低龄化势头,媒体:医美行业也该“整形”】在“整圈人”看来 , 整形外科手术就像魔法一样 , 将人受伤的颌面、鼻子等修复、重塑 。 通过整形 , 一些人不仅修复了创伤、弥补了缺陷 , 可能还变得更好看了 。 “传统整形外科手术主要是对外伤性、病理性和先天性的畸形进行矫正救治 ,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 很多人在爱美意识的驱动下尝试通过手术、器械等医疗手段来变美 , 比如隆鼻手术、双眼皮手术等 , 目前医疗美容行业确实存在过度商业化的现象 。 ”成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医美临床教师李焰说 , 求美者在就诊前往往并不清楚某个整形手术具体的并发症、手术风险等 。 “对于整形手术 , 求美者获取的大部分信息通常不是来自医生 , 而是相关互联网平台 , 或者周围做过相关治疗的人 。 因而当很多患者见到医生时 , 他们比医生更有主见 , 对于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 , 他们已经胸有成竹了 。 ”用李焰的话说 , 负责任的医生在这个时候“只有给求美者拉缰绳的份儿了” 。
为什么要拉缰绳?“因为每一个整形手术都伴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和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 。 ”李焰希望求美者意识到 , 医美手术毕竟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获取形态美 , 好的医美医生只是在健康和美的天平上找到合适的砝码 。 “很多整形手术是全麻手术 , 全麻就意味着存在麻醉风险 。 此外以现下刚火起来的颧骨截骨内推这个手术来说 , 它以内推颧骨达到改变面中部表现点的目的 , 就是常说的小脸手术 。 如果手术有所偏差 , 外形上会造成双侧面中部不对称 , 面型塌陷等 , 功能上会导致颌骨骨不连 , 咬肌附着丧失等问题 , 从而使求美者的咀嚼出现问题 。 ”李焰举例说 。
“每一个医美治疗都是一个手术 , 做手术就必然存在风险和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 。 ”这是杨锴每次面诊时都要重点提醒患者的一句话 。 “比如抽脂手术 , 虽然手术开的口子很小 , 但创面很大 , 所以我们一般不建议吸脂面积过大 , 否则可能出现不显性失血 , 甚至严重的失血性休克 , 我们要把风险告诉患者 。 ”杨锴同时提醒 , 比如做了开眼角手术就会留下瘢痕 , 只是瘢痕程度不同 , 负责任的医生要让患者在术前对此有个正确的认知 。 这样如果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瘢痕增生 , 那他就会以更理性的态度去面对 , 而不是出现恐慌甚至情绪失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