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窦初开的青春|他被保送北大,又拿7万美元奖金去美国留学,却出家当和尚,为啥( 二 )


三本厚厚的《高中数学竞赛教程》中 , 有3000多道题 , 他在3个月内全部做了一遍 。
3个月过去了 , 柳智宇仿佛脱胎换骨 , 尤其对一些难题有独到的见解 。 在老师的帮助下 , 他还写出了大量的数学解析论文 。
对数学的痴迷 , 让他不放过任何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 即使在食堂吃饭、外出乘车时 , 他都会和老师、同学讨论关于数学的问题 。
假期里 , 他也利用和南开大学等高校交流的机会 , 和教授进行激烈探讨 。
不断深耕的柳智宇 , 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所学课程的难度 , 正向着更高深的领域迈进 。
高二时 , 由于柳智宇成绩优异 , 被推选为国际奥赛选手 , 进行为期100天的训练 , 继而代表祖国参赛 。
在比赛中 , 他气定神闲 , 游刃有余 。
比赛第一天 , 历时4个半小时的考试 , 柳智宇只用3个半小时就答完所有题目 。
第二天是高难度测试 , 柳智宇遇到解不开的题时 , 就站起来 , 走到门口闭目思索 。
此时 , 他安静的性格发挥了极大作用 , 在冥思苦想中 , 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 终于理清思路 , 将正确答案一字不差地书写完毕 。
最终 , 柳智宇以满分的成绩摘得金牌 。
特立独行
在异国他乡参加奥数比赛时 , 柳智宇住在卢布尔雅的宾馆中 。
晚上 , 他来到外面散步 。
景色是绝美的 , 空气是清新的 , 月亮是圆圆的 , 柳智宇却在一瞬间恍惚起来 , 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 也不知道自己将去何方 。
这样的迷茫 , 经常让柳智宇无所适从 。
吃饭时 , 他看到一些小虫在身边飞来飞去 , 就为它们盛好饭放在一边 。 继而 , 他邀请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自己一起进食 。
生活中 , 柳智宇没有朋友 , 他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沟通感情上 , 认为没有必要 。
他从小就讨厌小朋友们无聊地做游戏 , 抓蝴蝶 , 捉蛐蛐 , 认为是在浪费时间 。
格格不入 , 特立独行 , 一直贯穿在柳智宇的行动中 。
他喜欢屈原的作品 , 不但全部抄写一遍 , 还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 , 并模仿屈原的作品写出了《涉江》 。
他最崇拜的人物是庄子 。
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 崇尚自然 , 主张以豁达的心境处事 , 以超凡脱俗的精神超越现实 , 让心灵有所寄托 , 让精神有所依赖 , 从而得到心灵的宁静 , 精神的延展 。
在熟读庄子的过程中 , 柳智宇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 本来就生性淡薄 , 此时 , 他变得更加超凡脱俗 , 开阔豁达起来 。
烦恼丛生
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后 , 柳智宇对数学依然有浓厚的兴趣 。 然而 , 不到一年 , 他就开始感到迷惘 。
学好了数学 , 就能帮助所有人吗?
此时 , 柳智宇的眼疾越来越严重 。
母亲陪着他去医院 。 在候诊室里 , 他靠着母亲睡着了 , 梦里一片斑驳 , 到处是数学题和几何图形的影子 , 张牙舞爪 , 一波一波像海潮一样涌来 , 让他无法拒绝 , 没有片刻安宁 。
父母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好孩子 , 能考出好成绩 , 自己也曾经那么努力 , 即使别人都在开心地看电影 , 他却借着影片中的微光 , 迅速做一套试题 。
父母对他大力支持 , 只要有助于学习 , 就会满足他所有的要求 , 还为他在家里设置一个实验室 , 教物理的父亲可以随时指导他 。
柳智宇渐渐明白 , 父母其实并不关心儿子心里的想法 。
即使自己在高中时经历繁重的题海鏖战 , 即使自己已经厌倦数学 , 父母却不理解 。 他不明白自己没日没夜地做题 , 到底是为了什么 。
父母只想让儿子出人头地 , 而柳智宇却无欲无求 , 只想追逐内心的安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