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豆瓣9.5,接触脆弱,最终接触生活( 四 )


豆瓣|豆瓣9.5,接触脆弱,最终接触生活
本文图片
正因如此 , 威尔逊决定为「妈妈」做一顿她最爱的意大利烩饭 。 他特意看了视频网站上大厨颇具「禅意」的做饭教程 , 只是走向并不乐观 , 最终做出来了一坨「浆糊」 。
豆瓣|豆瓣9.5,接触脆弱,最终接触生活
本文图片
他重复做了三次 , 一次比一次令人绝望 , 这个时候 , 烦恼开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出现 , 不顺的事情纷至沓来 , 坐地铁发现交通卡失效 , 喝啤酒却拿不稳瓶子 , 最终脱手 , 满地白沫 。
为了做出完美的烩饭 , 他决定外出散心 , 转变状态 。 但是 , 当他终于完成了这一切 , 从「治愈之旅」返回家中 , 却发现疫情来临了 , 超市中排队结账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
豆瓣|豆瓣9.5,接触脆弱,最终接触生活
本文图片
这像极了我们平常的生活 , 越想做好一件事 , 对这件事的期待越高 , 却越可能把一切搞得一团糟 。
我们陷入纷繁复杂的思绪当中 , 走不出因为心急和焦虑造就的「毛线团」 , 而当我们终于做好准备 , 却发现生活的规则甚至已经被改变了 。
当生活变得混乱、无序 , 来不及与他人接触、联结 , 便已经重新进入一种更加如有实质的隔离状态 , 又要如何进行下去?
豆瓣|豆瓣9.5,接触脆弱,最终接触生活
本文图片
威尔逊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 由于疫情的肆虐 , 他与房东阿姨在楼上楼下各自隔离 , 但同时 , 他也终于做出了「完美烩饭」 。
请教护士朋友后 , 他最终决定把烩饭放到楼梯口——而此前 , 「妈妈」早他一步 , 偷偷将自己做好的食物放在了那里 。
在隔离之外 , 联结就这样发生了 , 此处又是对生活的莫大隐喻 , 更大的系统对我们有所控制 , 有时为了生存不得不保持彼此远离 , 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微妙而又最牵绊 , 能够在冰冷、无奈、对立当中滋生出温暖来 。
在《纽约客》的文章中 , Dan Piepenbring继续说道 , 「这部影片是对这座城市自发的、真实的、无边界的记录 。 这场秀从街头吸引了如此多的观众 , 它几乎就像是一场偶然的音乐;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一种幸福的意外 , 一种几乎看不见的东西 。 」
在观察和体验当中 , 威尔逊一点点解构了生活 , 也让生活重新焕发生机 。
我们往往在对生活的想象中 , 抛弃了现实 , 但只有生活在现实中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拯救——哭、笑、闹、孤独、温暖、共情 , 全部都在生活的碎片中 。 我们没有时间给予自己的生活多一点的目光 , 但其实 , 只要给予目光 , 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内容 。
社会学家罗萨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中总结 , 对抗加速、异化、冷漠的社会的方式是「共鸣」 , 共鸣是主体和世界用各自的方式来与对方进行呼应 , 并且在过程中两者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音 , 不被对方占据、支配 。
如果说异化是「缺乏关系的关系」 , 那么共鸣则是「有关系的关系」 。
而给予自己生活以目光的过程 , 也是与世界、与他人实现「共鸣」的时候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像是一本人类生存观察指南 , 关乎个体、群体 , 孤独、联结 , 分离、接触 , 在夹杂着讽刺的反思中 , 我们开始珍惜生活的日常 , 看到生活的可能性——它可能就在身边 , 就在实践中 。
尾声.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