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的远方

作者:黎荔
骑手的远方
文章图片
偶然读到一位外卖骑手写的诗 。
《赶时间的人》作者:王计兵(53岁 , 外卖员)
从空气里赶出风
从风里赶出刀子
从骨头里赶出火
从火里赶出水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
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世界是一个地名
王庄村也是
每天我都能遇到
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
用双脚锤击大地
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 。
2020年11月 , 王计兵和他的诗歌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 网友评论《赶时间的人》是“真正属于劳动者的诗歌” , 媒体蜂拥而至 , 最多时 , 他一天内接受了3家电视台的采访 。 但写诗不挣钱 , 王计兵生活还是没有变化 , 至今 , 他依然每年五点半起床 , 骑上电瓶车 , 在风驰电掣中 , 从一站到下一站 , 从一单到下一单 , 一直送单到夜晚 。 送外卖的间隙 , 他还在写诗 。 生活依然很艰难 , 但王计兵有诗 , 带着他飞翔 。 他骑着电瓶车和诗 , 一天天在追赶时间 。
骑手为什么要追赶时间?因为系统规定的送达时间在催促他 。 超时意味着罚款 , 甚至是停单 。 给出惩罚的 , 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人 , 骑手的管理者是平台 。 专业一点说 , 就是数字治理 。 这是一种正在发生的生产力剧变 。 在AI系统的驱动、调度下 , 这种剧变正在影响每一个人 。 外卖骑手 , 不过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
目前全国所有的外卖骑手加起来有超过一千万人 。 要是以活跃度来算的话 , 大致是有三百万左右 。 系统要完成对如此数量庞大的外卖骑手的管理 , 工作的关键除了优秀的算法 , 还有数据 。 平台在不停地收集数据 。 在室外 , 通过智能手机的GPS信号 , 可以跟踪骑手的轨迹 。 在室内 , 则通过商家的WiFi网络、室内定位基站来记录骑手的数据 。 包括运动状态、到达时间、取餐时长等等信息 。 在平台那里 , 每个移动的外卖骑手 , 是一套生产数据 , 而诗 , 是一种无用又无法计算的冗余信息——需要会员注册和收费的中华古诗词数据库 , 当然是有用数据 , 但以外卖、快递为代表的配送产业平台并不需要诗歌数据 。 在本质上诗不属于外卖骑手 , 或者说一个职业外卖骑手 , 不需要与外卖服务无关的诗歌 。
可王计兵是个例外 , 他既是外卖骑手 , 又是作协成员 , 创作出近4000首诗歌 , 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作品 。 商业算法和文艺气质 , 这两种互不兼容的属性 , 肯定在他身上打过架 。 但好在 , 诗歌拜访时飞驰的速度 , 比电瓶车要快 。 在等红灯的间隙 , 在电梯升降之时 , 突然造访的诗句 , 让王计兵来得及用手机记下几个关键词 , 以便空闲下来后 , 再把词串成诗 。 他也留了一点点时间孤独 , 而不是满脑子只有单子 , 单子 , 单子 。
骑手的远方
文章图片
AI系统下的生产力关系正在被重构 , 被时间追赶的人 , 肯定不只是配送产业工人 , 我们这些不同行业的打工人 , 也都在被时间的鞭子狠狠抽打 。 我们的奖惩 , 我们的评估 , 虽然场景不同 , 标准不同 , 但未来都将越来越依赖于AI系统给出的反馈 , 这是由生产力变革所引发的普遍的社会性问题 。 只要AI的浪潮不会停止 , 赶时间的人就要继续向前奔跑 。 因为平台的数据算法系统 , 在提高生产效率上永不满足 , 它们总在不断试探人力的极限 。 当我们的一切在线举动都被一一监控 , 这些记录全程和细节的数据都被系统录入 , 算法以此为依据设计出更复杂细致的规则 , 同时对一个个人从业者加以优劣的评判 , 驱动和敦促劳动者配合算法系统 。 我们只要不离开系统 , 就必将成为系统的螺丝钉 , 用辛勤的劳动为平台添砖加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