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贷后管理原则
贷后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以后所开展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重视贷后管理原则的主要内容是:监督贷款资金按用途使用;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控;强调借款合同的相关约定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明确贷款人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贷后管理的法律责任 。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直存在“重贷轻管”的现象 。一个有效的贷后管理机制,要求针对借款人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分析借款人经营财务等变化状况,监测贷款资金的用途及流向,适时掌握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以及有可能导致贷款资金出现违约的因素,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因素,并迅速采取措施,防范信贷损失 。有效的贷后管理工作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患风险于未然,控制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长期、长效发展机制的基石 。
信贷管理的组织架构
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组织架构的变革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贷业务正常开展的基本保证 。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组织架构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1984年至1993年,我国开始尝试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经过多年改革与调整,专业银行的组织架构逐步完善,到1993年已经形成了比较统一、系统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调整与改革的基础 。纵向来看,专业银行延续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总分行制;横向来看,专业银行采取了按照产品设置部门的方式,与行政机关的组织架构有明显的相似性 。
1993年至2001年,专业银行完成了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在纵向结构上,商业银行实行统一法人制度,通过授权的方式,明确了总行与各级分支机构的经营权限,分支机构的经营决策不得超过授权范围;在横向管理上,商业银行根据业务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信贷管理的专业部门随社会经济发展、分工的专业化而不断增减和细化 。
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顺应时代发展,满足金融市场要求,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变 。信贷管理由前台、中台、后台合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业务营销与风险控制相分离,由按照业务类别分散管理的模式转变为信贷风险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由倚重贷前调查转变为贷款全过程管理,初步形成了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组
织架构 。
从2003年开始,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开始和不断深入,银行信贷管理组织架构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纵向管理上,初步建立了全面的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体系,总行、分行、支行问的管理进一步清晰,各级分行也实现了与总行业务部门的对接;横向管理上,新增特定风险的专职管理部门,同时着眼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和业务营销模式,按照客户性质的不同成立了公司业务部和零售业务部 。
建立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风险控制为主线、市场反应灵敏、风险控制有力、运作协调高效、管理机制完善的组织架构,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实力的组织保障 。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在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路下,按照风险管理体系集中、垂直、独立的原则,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了职责明晰、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精简高效的银行内部组织架构,提升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掌控水平 。
2、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组织架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飞机安检提前多久
- 怎样取消手机系统自动更新(怎样禁止手机自动更新)
- 国内航班提前多久到机场
- 国内机长工资多少钱一个月 挣的多吗
- 摩根全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高端可靠的产品与服务
- 小米11系统功能_小米11系统怎么样
- windows10怎么关闭自动更新(windows10关闭系统更新)
- 统考信息管理系统进不去是怎么回事啊 统考信息管理系统
- 济南社保信息查询系统 济南社保网上查询系统
- win10如何升级系统版本(win10系统升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