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 , 要经营好自己的闪光点 。 闪光点可能是你喜欢做的事情 , 也可能是你擅长做的事情 , 还有可能是别人都没有信心做、而你却充满自信的事情 。 我在转向植物研究时 , 一位长辈的鼓励令我印象深刻:“你这么年轻就能找到自己所爱是幸运的 , 更是一种天赋 , 你要学会运用优势 , 充分发挥这种才能 。 ”我很羡慕现在的孩子有广阔的知识面 , 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 每个人生而不凡 , 希望他们能够把握自己的闪光点 。
“水果猎人”的工作不止于吃水果
除了“水果猎人”的身份之外 , 杨晓洋还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传播官、东南亚植物学者、中国自然标本馆东南亚植物中文拟名负责人 。 “吃水果”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 也是最“轻松”的部分 。
《教育家》:做植物研究需要经常去野外 , 您如何看待这种生活?
杨晓洋:孩子们经常会问我:“杨老师 , 你吃过那么多‘奇怪’的水果 , 怎么不会中毒呢?”我一般会回答:“因为我每次都让别人先吃 , 对了 , 刚才给你们吃的水果感觉怎么样?”孩子们说:“挺好吃的呀 。 ”我说:“那就好 , 看来没事 , 我可以开吃了 。 ”孩子们哄堂大笑 。 虽然是和孩子们开玩笑 , 但我真正的目的是让他们意识到:野外探究是有危险的 。
野外考察 , 就像逛商场一样 , 我可以自由地挑东西、找东西 。 和逛商场不一样的是 , 商场的货物是确定的 , 但是野外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
有一次我去苏门答腊岛找寻植物 , 上山前 , 当地人叮嘱我要小心山上的老虎 。 我并没有在意 , 一头便扎进了丛林 。 丛林植物种类丰富 , 每一株都像涂抹了强力胶水一样 , 把我紧紧地“粘”在那里 , 于是我的步速越来越缓 , 向导和考察队其他成员就与我分开行动了 。 三个小时后 , 我逐渐深入丛林 , 来到一处较为开阔的地方 , 泥泞的地面上 , 几个梅花状的大脚印尤为醒目 。 我脑海中不断回响当地人对我的警告 , 一路小跑下山了 。 这种小意外给我敲响了注意安全的警钟 。
《教育家》:什么力量推动您坚持做植物研究?
杨晓洋:好奇心给予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 身处丛林 , 我总想知道下一秒会见到什么 。 自然拥有巨大的信息库 , 一次次刷新我的认知 。 当千千万万种神奇的植物出现在我面前 , 我愈发崇敬自然 。 有一次去印度尼西亚寻找世界上花朵最大的植物——大王花 , 其单朵花直径约1.6米 , 花如其名般霸气 。 到了大王花生长地之后 , 有一种身处外太空的魔幻感 。 有时我并不清楚一趟旅程会收获什么 , 但只要走出去 , 大自然总会给我惊喜 。
本文图片
水果是最甜蜜的“语言”
2013年 , 新加坡因为周边国家非法烧芭 , 经历了严重的烟霾灾害 。 杨晓洋对此心痛不已 , 在他眼中 , 植物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精灵 , 做科普的想法便从漫山遍野的灰烬中“走出” 。 杨晓洋想让世界意识到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在经历一系列探索后 , 杨晓洋选择以人们最熟悉的水果作为切入口 。 想法付诸实践后 , 杨晓洋全网粉丝突破500万大关 。
《教育家》:认识更多的水果 , 对孩子的成长有何意义?
杨晓洋:我身边的植物学者都非常热爱生活 , 因为他们读懂了植物的语言 。 人和人之间有多种沟通方式 , 比如口头表达、写信、视频、肢体语言等;人和动物之间也有沟通方式 , 比如通过抚摸的方式与猫咪沟通等 。 万事万物之间的沟通是有介质的 , 那么人和植物如何沟通呢?水果是连接二者的桥梁 。 水果是植物最甜蜜的语言 , 它们千方百计地将自己变得更加漂亮、更加可口 , 就是在和人或者其他小动物沟通 , 希望能够传播种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沉香如屑|《沉香如屑》萤灯仙子:从可怜到可恨,只因把自己看得太重
- 作家沈从文:用8年婚外情毁掉一生婚姻,临死仍苦求张兆和原谅
- 女人嫁给了什么人,常常是天意,从这三个角度告诉你
- 孟加拉国_时政|孟加拉气候难民:赖以为生的故土被淹,大城市无以为生,他们要何去何从?
- 水瓶座|超凡脱俗,也从不庸俗的星座,纵使别人觉得清高,但依旧活出底气
- 吉米|林志颖遭遇车祸:从小父母离异,他的亲情和婚姻也有泪和痛
- 婚姻|真正聪明的女人,从来不会把老公当成亲人
- 孤独|真正厉害的人,合群,但不从众
- 真正聪明的女人,从来不会把老公当成亲人
- “带狗住进男朋友家,它从睡阳台到同床共枕,我却成了多余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