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会爱自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被爱过( 二 )
真正的爱自己是 , 即使你每天不健身、不读书 , 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自己很快乐 , 因为你不再要求自己一定要优秀 , 你接纳了自己的普通平凡和不完美 。
本文图片
没有被爱过的人 , 难以接纳糟糕的自己
据上所述 , 做不好爱自己 , 本质上就是不能够接纳自己的弱小和不好 。
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接纳自己的糟糕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 让我们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变成现在的你?
你可能会想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继而想到自己叛逆的青春期 , 然后到步入社会的努力和奋进 , 这一步一步 , 你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
但是 , 这只是外显的你 , 是你的一部分 。 还有很多没有外显出来的、意识无法察觉的你 , 实际上早在很年幼的时候 , 就已经被雕刻了 。
想象一下 , 你是个刚刚呱呱坠地的婴儿 , 你像一张白纸一样 , 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 但是从你开始有了生命的那一刻 , 你就本能地知道了饥饿或者是口渴 , 为了维持自己生存 , 你哇哇大哭 , 用这样的信号去告诉你的母亲 , 你需要吃的了 。
遗憾的是 , 你遇见了一个产后抑郁症的母亲 , 她的脸上写满了对你的嫌弃和厌恶 , 她只是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盯着你哭 , 她在你的哭声中获得了自己报复的快感 。
你看到那个能维持你生命的人 , 对你充满了憎恨 , 你的内心很害怕 , 但是与此同时 , 你也知道 , 除了她 , 没有其他人能够保证你可以继续活下去 , 于是为了保住性命 , 你选择了认同她 , 即认同你自己是可憎的、厌恶的 。 因为只有你认同她 , 她才能满足你活下去的意愿 。
于是 , 你这张白纸上被画上了第一笔:我是可憎、讨人厌的 。
后来 , 你开始长大了 , 来到了你的童年 。 你母亲的产后抑郁症早就好了 , 但可惜的是 , 她并不是一个有爱的人 , 所以 , 当你受伤了 , 她会说你怎么那么笨;当你被小朋友欺负了 , 她指责你怎么那么蠢……同样的 , 对于母亲的权威 , 你没有能力去反抗 , 你只能选择去认同 , 这样才能确保你平安无事地活下去 。
于是 , 你这张白纸被画上了第二笔:我是愚蠢的 , 我是笨拙的 , 我受伤的时候 , 是不会有人支持我的 。
……
就这样 , 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上 , 被画上了难看的一笔又一笔 , 你在浑然不觉中 , 变成了一张奇怪难看的画 。 心理上把这个过程叫作“攻击者认同” , 也就是说你通过认同对你进行攻击的父母 , 把他们对你的不好内化为你对自己的不好 。
再后来 , 你长大了 , 你心里揣着那幅画四处游走 , 你碰见熟悉的人、陌生的人 , 你都躲得远远的 , 因为你生怕他们看见你内心的那幅画 。
他们如果说你糟糕、说你不好 , 你就会暴怒 , 因为你内心的那幅画已经被各种不好充满了 , 没有空间再去容纳新的一笔 。
而当你自己去面对那幅画的时候 , 你只能失声痛哭 , 因为那上边没有一笔是好的 , 你找不到任何力量去面对那幅满目疮痍的画 。
这就是我们的自我形成过程 , 现代心理学家克莱因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客体关系理论” 。 与此同时 , 这也是“没有被爱过的人 , 无法接纳自己的糟糕”的原因所在 。
本文图片
你可以给自己找一个幻想的客体
人生无法重来 , 面对糟糕的那幅画 , 我们感受到匮乏 , 我们找不到面对的力量 , 是不是就意味着 , 我们只能认命了?只能在匮乏中走完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认真生活的心境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