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对话|学者苗国:婚姻无法追求最优,警惕婚配困难诱发低生育风险( 三 )


农村大龄男性和城市大龄女性 , 两者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 不可能让上海的女白领到村里找“王大锤” 。 我在论文里提过 , 现代社会婚姻关系里 , 可能更看重的是健康积极的两性关系 , 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
男性和女性的思维差异很大 , 而且这个差距并不会因为谈恋爱或者结婚就能弥补 。
澎湃新闻:当下部分年轻人害怕婚姻 , 是在害怕什么呢?
苗国:过去 , 家庭是一种避险的制度 , 现在“家庭”反而成为了一种风险来源 。 这个趋势和以前不一样 。 以前年轻人成家 , 实际上从制度角度来说 , 是降低了各种成本 , 更有利于各自的生活 , 双方合作之后效益最大化 。 现在 , 单身可能是个体最舒适的状态 , 是个体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
婚姻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和收益 。 但当下不少年轻人会认为 , 婚姻收益还没有大到足够让人愿意承受很大风险的程度 。 可能这也是结婚率大幅下降的一个原因 , 而且这个趋势可能会长期持续 。
澎湃新闻:你在研究中提到“低欲望躺平主义” , 如何理解?
苗国:“低欲望躺平”心态是由日本传入的当下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 。 这种说法很难站得住脚 。 只有真正贫穷的才会造成彻底的低欲望社会 , 较低的欲望满足反而有较高的生育水平 。
现代社会是一个欲望很高却得不到满足的“伪低欲望社会” 。 婚恋领域的典型表现是“伪低欲望躺平主义” , 其本质是一种婚育需求的异化 , 只是一种压抑的释放通道或者是话语托词 。
澎湃新闻:结合你的观察分析 , 怎样提高年轻人的婚育意愿?
苗国:婚姻和生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 个体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 必须通过矛盾、冲突、争吵或者不愉快去理解 。 婚姻会使人形成一种现实的或者比较务实的人生观 , 这相当于说是一个“成人礼” 。
抖音上很多所谓情感博主自称是“现实主义情感实操大师” , 这类情感教学往往涉及“异化”的问题 。 按照正常人理解 , 两性交往是自然的 , 中国人比较讲究缘分 , 缘起缘分中国人很看重 , 这种情感教学不能体现和谐、平等、积极向上的关系 。
我们应当对婚配困难诱发的低生育风险保持警惕 。 婚姻无法追求最优选择 , 且婚育的黄金年龄非常宝贵 , 择偶的机会窗口稍纵即逝 , 只有看清自己、找准定位 , 才能做出合适的选择 。 不要将庞大的欲望压在婚姻之上 , 应该真正实现它的使命:情感与陪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