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和臣民心理
鲁迅在《而异集》的《小杂感》里描述了一个场景: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 , 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 。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 。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
而后他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 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
这说的便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的共情的缺失 。
关于共情的缺失 ,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亦可作为说明:一位父亲为悼念罹难的女儿 , 却因为旁人看来有些奇怪的打扮令人注目而被认为是有意炒作 。 这么想的网友 , 显然缺少对这位父亲的哀思的共情 。
本文图片
日常生活中共情的缺失处处可见 , 时刻在发生 , 甚至可以认为 , 它是个人之间、组织内部、社会上等等诸多不同情境中众多纷争发生的重要根源之一 。
那么 , 什么样的反应才可以称为“共情”呢?
《共情的力量》的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是一位临床心理医生 , 他将共情定义为: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 。
这拓展了人们惯常认为共情是理解他人的感受的认识 。 共情始于理解 , 但并不止于理解 , 共情不仅仅是说“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想法”就能够实现 。 它需要人们在理解他人感受的基础上做出合宜的回应 。 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对此深有体会 。
本文图片
他之所以关注共情这个主题 , 源于1974年他在弟弟需要帮助的时候未能给出富有共情的回应 , 导致他弟弟最终自杀身亡 , 他为此痛苦了很久 。 这些痛苦促使他开始关注共情 , 他宽恕了自己的过错 , 并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将未能挽救弟弟生命的愧疚化为帮助他人的动力 。
1974年的10月 , 27岁的亚瑟正在完成博士学位的最后课程 。 他的弟弟大卫大学辍学 , 正在接受戒毒练习 , 卷入了一起抢劫案 , 而后潜逃 。 亚瑟给大卫打电话 , 劝他投案自首 。 大卫在该案中只是从犯 , 刑期不会超过五到七年 , 亚瑟试图用这个理由说服大卫 。
大卫说:“如果我要坐牢的话 , 我会杀了我自己 。 ”
亚瑟接下来的回应让他为此懊悔一辈子 。 他仅仅告诉大卫 , “你不能一辈子都待在欧洲啊 。 你总要回家的 。 ”几个小时后 , 大卫就服毒自杀了 。
亚瑟获悉弟弟的死讯后 , 痛彻心扉 , 彻底迷失 , 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学的心理学是否真的能帮到人 。 三十年后 , 对于自己的疏忽 , 亚瑟在《共情的力量》的末尾反思:
我给在阿姆斯特丹的大卫打电话时 , 他说:“如果我要坐牢的话 , 我杀了我自己 。 ”我就会直接问他有关自杀的威胁 。 “你有伤害自己的计划吗?”我会这么说 , “你离自杀有多近?”通过这些问题 , 我会试着判断他有多脆弱 , 他伤害自己的可能性有多大 。 当大卫 说 “ 我爱你” 时 , 我会说“我也爱你” 。 我会仔细地倾听他说的话 , 而不是关注我自己的反应 。 我会共情他 , 而不会去假定、猜测、让情绪掌控我的反应 。
此时 , 亚瑟已经是一位有着二十几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 , 他的反思凝聚了这二十几年他对共情这一工具的思考和实践 。
他在《共情的力量》里阐述了共情的七个步骤 , 谈到倾听的重要性 , 描述了亲密关系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和共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除了共情的正面作用 , 他也着重说明了共情可以用来操控他人的阴暗面 , 并对此提出了具体建议 。 最后 , 他提出了共情的八个原则 , 包括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和领导关系越好,越不要有不尊重领导的行为,会被领导反感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 |63岁大爷相亲:找老伴就是图感情和陪伴,要和我谈钱是不可能的
- |懂得示弱,能一下击中别人软肋的星座,玲珑剔透,拥有共情能力
- 爱情 图钱和不图钱的女人,在男人心里是怎样的位置?两个男人说了实话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金性勇|“我们的天才儿子”爆红之后 金性勇:只想和儿子在同一个托养中心不分开
- 异性|女人想和你发展一段关系的信号:3个“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