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那个比二舅更陷入苦难的女人,却没人注意到( 二 )


UP主的视角能代表二舅的想法吗?
要知道 , 我们在生活中 , 即使过得并不如意 , 在面对朋友问候“最近怎么样?”时 , 回复的大多是“还行”吧?
看到一条评论:“外甥回村三天就被二舅治好了精神内耗 , 姥姥和二舅生活了一辈子 , 却想上吊轻生 。 ”
可见 , 真正经历苦难的人 , 只想逃避苦难 , 而不是赞扬苦难 。
二舅过的好与不好 , 只有二舅自己才有资格评判 , 旁人没资格上价值 。
将苦难升华的人 , 歌颂赞美苦难的人 , 一定没有经历过苦难 。
为苦难开脱 , 为苦难寻找借口 , 却不想办法解决苦难 , 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
视频之所以能感动我们 , 并不是因为苦难的伟大 , 而是敢于直面苦难的人 。
03 隐形人的痛
在视频中 , 二舅有一个暧昧对象 。 那个被称为狐狸精的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
在农村如此传统封建的地方 , 二舅和这个女人的来往 , 怎么没有引起女人老公的注意?怎么会没人来闹?怎么会只有二舅家里人说二舅被骗了?
在《乡土中国》中 , 费孝通是这样介绍婚姻中的男女关系的:
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 。
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 , 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 。 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 。
【精神内耗|那个比二舅更陷入苦难的女人,却没人注意到】“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 , 在生活上加以隔离 。 这隔离非但是有形的 , 所谓男女授受不亲 , 而且还是在心理上的 , 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 , 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
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 , 在夫妇间得相敬 , 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 , 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
不但在大户人家 , 书香门第 , 男女有着阃内阃外的隔离 , 就是在乡村里 , 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 。
所以我在想 , 也许那个女人是和二舅真心相爱的 , 只不过没缘分在一起 , 只能生活中互相帮助暗生情愫 。
这满是偶像剧情节的设定中 , 有一个漏洞就是:为什么二舅要给那个女人钱?
早在《汉书·贾捐之传》便记载到“嫁妻卖子 , 法不能禁 , 义不能止” 。
在古代 , “典妻”制度可谓是源远流长 , 是买卖婚姻的一种 , 是正式婚姻制度的一种补充 。
如同字面意思 , 以妻子作为商品进行买卖 。
以搭伙过日子的借口 , “典妻”成为了众多穷苦光棍的救命稻草 。
所以 , 那个狐狸精的丈夫 , 才肯忍受绿帽子不吵不闹吧?
这个女人是视频中的一个无关紧要的故事支线 , 为了体现二舅感情上被欺骗与伤感 , 但是谁又真正想到支线故事背后更加苦难的故事呢?
04 精神内耗只能自己来治
短短11分钟的视频 , 看完确实获得一种治愈与升华 , 但是有多少人和我一样 , 是建立在与二舅对比的优越感中 , 获得了治愈呢?
但是回归生活 , 依旧是一滩烂泥 。
二舅有二舅的烂泥 ,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一滩烂泥 。
精神内耗终究是我们自己的事 , 依托他人只能获得一时快感罢了 。
《反内耗》中提到:
现代生活中 , 人的恐惧主要源于两点:一是被群体排斥;二是展露真实自我与内心脆弱 。 为了逃避恐惧体验 , 我们会伪装自己 , 迎合他人 。
我们常说的“内卷”与“躺平”也是如此 , 别人支棱起来了 , 自己为了迎合 , 也就不躺了 。
但我们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的 , 但这也取决于我们是否要选择掌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