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黄磊总结中国人的八大原谅:乖孩子是个陷阱( 二 )
因为不能表达攻击性,便意味着不能做真实的自己,没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的“小孩”,也没有底气分辨他人的对错,会因为缺乏自我边界感,不能很好的守护自己内心 “一亩三分地” 。
面对违背自己意愿的事,他常常会压抑自己,选择接受,这种顺从的状态看上去很懂事,但并非是健康的方式 。因为压抑到最后,便会出现爆发式病症 。
文章图片
不要把孩子教养成“中国式好人”
当然,婴儿时期没有得到发展的“攻击性”,在幼儿时期,还可以得到好的调节 。
然而,大多数父母在这一时期,依然会教会孩子听话、顺从,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中国式好人”
“在父母的眼里,我听话懂事,但只有我知道,那么藏起来的委屈,总是会跑出来灼伤自己 。”
知乎上,一位网友如是说 。
文章图片
的确,只有自己知道,顺从让内心有多痛苦 。可怕的是,这种顺从会成为习惯,会让孩子忘记如何与人沟通 。
在书籍《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林的母亲是一个强势的人,从小就要求林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
比如不能动危险的东西,不能反驳爸爸的任何话,不能贪玩,不能惹事 。
在众多要求下,天生胆小的林,从来都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想法,放学后,明明想和同学一起去玩,但还是按妈妈的要求,按时回家写作业;
大一点的时候,还学会了做饭,回家就能吃上热饭的父母对林更满意了 。
所有的人都夸林“听话懂事”,只有林自己感觉到束手束脚,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的周围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 。
长大后的林成了公认的“好好先生”,对工作任劳任怨,对家庭百般呵护 。
终于有一天,他在公司会议上,面对不公平的要求,怼了自己的领导,吓了所有人一跳:
“虽然把他们吓一跳,但我还是觉得挺痛快,感觉内心压抑很久的东西,终于找到了发泄口 。”
林是幸运的,因为那些找不到发泄口的“好好先生”,最终会让自己的内在生病,如抑郁症 。
文章图片
当孩子不敢拒绝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建议,且非常害怕别人的否定时,身为父母,便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日常言行中,无意识压迫了孩子的“攻击性” 。
如何保护孩子的“攻击性”
爱因斯坦在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甚至还会被称作是“坏学生”:
顶撞老师,挑战权威,最后被迫转学 。
谁能想到,他会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呢?
其实,这就是把“攻击性”转化为创造力的一种表现 。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任孩子,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引导,让孩子释放自己原始的“攻击性” 。
1、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
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是让父母操碎了心 。孩子满屋蹿的时候,会担心他摔跤,又担心他会撞到桌角,于是总会在孩子的身后惊呼:
“宝宝,慢点!”“宝宝,这个不能动!”
文章图片
在这一惊一乍中,孩子的胆子会越来越小,也会因为不知道自己“攻击力”的强弱而变得瞻前顾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我们在评论美国,美国也在评论中国,“走着瞧”将在未来评论中美
- 唯一被印在外国钞票上的中国人,凭自己的力量,拯救一个国家
- 好家云店年度策划:致敬!了不起的中国数字小店
- 中国的8个人间天堂,在渐渐消逝
- 撰写年度计划(1):与年终总结之间的关联
- 光伏 全球光伏组件厂商十强:中国企业占7席,美国仅有1家
- 本文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报文字丨林清玄主播丨秋阳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生活的态度。|夜读丨林清玄:如果老是看着船尾,生命的悲怀是不可免的
- 古今十大之最,长见识了!
- 国内最大私人豪 宅!比故宫大10万平方米,被称为“中国民间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