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比|自杀森林?100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二 )
文章图片
为什么会这样?
为了找到答案 , 许知远前往了东京 。
贯穿东京的JR中央线 , 是日本最繁忙 , 也是自杀发生率最高的一条铁路 。
平均每公里就有4.8人自杀 。
文章图片
日本高自杀率背后 , 到底是什么?
许知远猜想 , 选择在交通最繁忙的时刻自杀 , 是对社会的一种愤怒的宣言 。 也可能是成年人在逃避自己要面临的责任 。
可防自杀协会会长张贤德告诉他 , 不是的 。
张贤德说 , 日本社会看似温和 , 实则暗藏竞争 。
很多人因为没进大公司便觉得人生就此终止 , 干脆自绝性命 。
"没有前路了"
"也许对于多数人来说感觉会很舒适 , 但对于追赶不上的人来说是十分辛苦的 。 "
这 , 不也是我们中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吗?
受苦的根源
电影《大佛普拉斯》里有一句台词:
"虽然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 , 人类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 , 但却没办法看穿每个人心里的宇宙 。 "
我一度以为 , 一个国家富裕之后 , 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 但看来 , 事实并非如此 。
国家的进步 , 可能会让人们变得更自由 , 也可能会变得更孤独……不独日本 , 我们也是如此 。
我想起去年4月 , 江苏南京 , 有一名西装革履的男子醉倒在地铁站 。
他是做销售的 , 并不爱应酬 。 可是当晚为了签下一单业务 , 豁出去喝到了深夜 。
"没办法啊 , 陪客户 , 没有办法 。 "
文章图片
看到妻子赶来 , 他瞬间崩溃 , 抱着她大哭起来:
"宝宝 , 对不起 。 我感觉我好没用 。 "
文章图片
有人可能会说 , 那是因为他的位置还不够高——在这些人眼里 , 好像只要我们到了一个足够高的层次 , 比如老板、精英、高官 , 就不会有痛苦了 。
真是这样吗?
想想看每隔一段时间 , 就会出现的那些加班猝死的新闻:
34岁的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猝死地铁站;
36岁的深圳某IT公司程序员张斌猝死于酒店的马桶上;
26岁的浙江医生陈德灵连续通宵加班猝死……
我说这些 , 不是要批判受害者 , 而是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
好好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 但如果我们要为此付出健康甚至生命 , 那我们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赚钱又是为了什么呢?
文章图片
社会进步≠幸福
个体富有≠幸福
在《十三游》里 , 很多人把日本高自杀率 , 视为泡沫经济破灭的产物 。
有一定道理 。
但在我看来 , 它只能是一种宏观分析 , 而不能用作具体的生活法则 。
因为一旦我们把痛苦都归罪于外界 , 我们将永远也无法获得幸福 。
我推荐过一本书 , 《当下的力量》 。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认为 , 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 。
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 , 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 , 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 , 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琼瑶 琼瑶干女儿罕见露面,自杀未遂后获得爱情,退圈后开茶馆教茶艺
- 李靓蕾|李靓蕾爆猛料,郑重声明:“如果我发生什么事,绝对不会是自杀!”
- 王力宏|李靓蕾猛爆料,王力宏带人威胁自己,我若发生什么,绝不是自杀
- 28岁空姐跳楼自杀,只因老板不给假?一张真相截图,惊呆所有人!
- 自杀 那些想过自杀的人,后来过得怎么样?来听这12个关于“幸存”的小故事。
- 病理性 少年离家出走12天,最后选择自杀,竟然是“病理性网瘾”害了他
- 吴赖|女友“自杀式”向男友讨债 被警方行政拘留
- 梅艳芳 现实版海王:梅艳芳选择果断放手,一代歌后从最红女星到为爱自杀
- 女兵 林芝,森林中神秘的女兵连
- “家有一老如同一宝”有些老人年岁越大 百善孝为先,老人跳河自杀被救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