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比|自杀森林?100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三 )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ABC理论:
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
B是你的信念或你对事情的诠释;
C就是结果 , 即你的负面情绪 。
通常 , 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 , 都会去找A的碴儿 , 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 。
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 , 一直在处理、阻止、缓和、沟通、协调A以及与A相关的人、事、物 。
可是我们不知道 , B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 , 而且引发C的不是A , 而是B 。
《十三游》里有一个人物我觉得很有意思 , 他就是东京莲宝寺的住持小川 。
文章图片
小川经历过朋友自杀 。
许知远问他:"您畏惧死亡吗?"
小川的回答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并不畏惧了 。 我们能够生而为人 , 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 获得了作为人的生命 , 怀着这样的想法 , 我们应该珍视生命 。 "
在办葬礼的时候 , 他都会跟死者说"我们再会" 。
相信在很多人眼里 , 死亡是一件很不幸的事 。 如果我们的亲友去世 , 我们会因此恐慌和悲痛 。
可在小川眼里 , 死亡却并不恐怖 , 因为自己总有一天也会和逝去的人再会 , 这是"早登极乐" 。
同样一件事 , 几家欢乐几家愁 。
为什么?
就是因为每个人对事情的诠释角度不同 。
文章图片
小川发现:
现在很多人年轻时都很拼命 , 为了让父母开心 , 付出了许多 , 当了一个好孩子 , 到了三四十岁 , 才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幸福 。
因为他们总是通过别人的评价 , 来确定自己的价值 , 一心追求过上别人认为的美好生活 。
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 对自己充满了苛责 。
文章图片
埃克哈特·托利说 , 我们的大脑 , 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小我 , 来让自己有"真实感" 。
而正因为小我是如此的不真实 , 所以它不停地在外在的世界寻求认同 , 来壮大声势 。
可惜我们越听从小我 , 就越感到空虚和孤立 。
挥之不去的远离感也油然而生 , 因为我们远离、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
"适可而止"地活
比起痛苦本身 , 想要快速消除痛苦的执念 , 反而让我们更为受苦 。
小川说 , "人啊 , 要学会原谅自己 。 ‘适可而止’地活下去就好 。 "
对自己有要求是好事 , 它可以督促我们进步 。
但比起"做更好的自己" , 我认为 , 更重要的是要"更好地做自己" 。
我们永远不可能讨好所有人 , 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三人份的工作 , 一晚上做完一礼拜的事情 。
就像《十三游》里的班比 , 她一度因为被校园霸凌 , 被好友背叛而选择"蛰居" 。 躺在房间里 , 一动不动 , 哪儿也不去 , 啥也做不了 。
这些当然都不是她的错 。
但恶永远也不可能消灭殆尽 。
我们控制不了外界 , 只能自己拯救自己 。
文章图片
"要行动起来 , 如果自己不改变 , 就什么都改变不了 。 "
认识到这句话后 , 班比变得不一样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琼瑶 琼瑶干女儿罕见露面,自杀未遂后获得爱情,退圈后开茶馆教茶艺
- 李靓蕾|李靓蕾爆猛料,郑重声明:“如果我发生什么事,绝对不会是自杀!”
- 王力宏|李靓蕾猛爆料,王力宏带人威胁自己,我若发生什么,绝不是自杀
- 28岁空姐跳楼自杀,只因老板不给假?一张真相截图,惊呆所有人!
- 自杀 那些想过自杀的人,后来过得怎么样?来听这12个关于“幸存”的小故事。
- 病理性 少年离家出走12天,最后选择自杀,竟然是“病理性网瘾”害了他
- 吴赖|女友“自杀式”向男友讨债 被警方行政拘留
- 梅艳芳 现实版海王:梅艳芳选择果断放手,一代歌后从最红女星到为爱自杀
- 女兵 林芝,森林中神秘的女兵连
- “家有一老如同一宝”有些老人年岁越大 百善孝为先,老人跳河自杀被救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