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气|对痛失爱女的“雨衣爸爸”构陷式质疑,加剧了生者的痛苦,毒化了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对痛失爱女的“雨衣爸爸”构陷式质疑,加剧了生者的痛苦,毒化了社会风气
本文图片
近日 , 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 , 郑州市区出现严重内涝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李安/图)
造成14人离世的郑州地铁5号线“720”事件 , 给人心带来的冲击还未平息 , 一些喷子又开始强挖新的热点了 。 这一次 , 他们捕捉到的目标 , 是7月27日这一天以“怪异方式”出现在悼念人群中的“雨衣爸爸” 。 这事一度冲上热搜 。
当天 , 一张网友上传的沙口路地铁站现场照片引发网友极大关注 。 一位身穿深蓝色雨衣的男子坐在地铁站前 , 戴着墨镜和口罩 , 口罩嘴巴处还留有一个口 , 身旁停着的自行车上竖着一块纸板 , 上面写着:“妞妞:爸爸还想接你回家 。 ”
这张瞬间让人泪目的照片 , 却引来某些擅长“在不疑处有疑”的网友的质疑 , 认为这是有心人的炒作 , 欺骗大家感情 。 媒体的澄清报道很快刷屏——“雨衣爸爸”确系郑州地铁遇难者父亲 , 亲友:他不希望被打扰 。
“妞妞”的姑姑告诉媒体采访人员 , 那天 , “雨衣爸爸”是穿着这件雨衣和女儿分别的 , 戴的墨镜是女儿给他买的 , 口罩上有洞是不想呼吸时有湿气把眼镜熏模糊 。 而且 , 他一直在自责没有教会女儿游泳 。 这和心理咨询师在接受采访时的说法颇为一致:“雨衣爸爸”可能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 对女儿的去世很内疚和自责 , 他心里不承认女儿已经离开了 , 他穿着雨衣到地铁站也许是想回到下暴雨那天 , 再和女儿见一面 。
与此同时 , @郑州网警巡查执法也转发了这篇报道 , 以示支持、证明“雨衣爸爸”痛失爱女为真 。
但“质疑派”依然大肆喧哗 , 甚至有大V放话让这个沉默的、不想被打扰的父亲出镜接受采访 , 自我证明刚刚失去了女儿 , 否则就是别有用心 。 以至于知乎上有人对此直言:说实话 , 从来没有见过良心如此之坏的人 。
没有人会认为质疑不可以有 , 一些“网络悬案” , 正是通过不断的质疑才真相大白或者反转的 。 但是当“质疑”陷入四面楚歌却还要硬撑的时候 , 只能说明这种所谓的“质疑”已经背叛了质疑的本义和良知 。
这种行为比一般意义上的造谣、构陷还要可怕:给人的感觉是 , 他们并没有无中生有 , 而是针对事件的细节部分和种种“疑点”而展开“追问” , 还能形成闭环性质的逻辑链条 。 这就很有煽动性和诱导性 。
在肆意贬损甚至网暴“雨衣爸爸”的人群中 , 不乏肚子里充满了正义感却瞬间失去基本判断力的跟风者 , 但“领衔主演”者却还是一群打着正义旗号干着非正义行为的人 。 他们所谓基于“常识”“常理”的无端质疑 , 是典型的“有罪推定” , 而“执法者”则由他们毫不谦虚地自任了 。
他们之所以敢这么为所欲为 , 就在于他们从过往的经历中发现 , 构陷式“质疑”完全可以收放自如 。 得意时自不必说 , 就连警方转发媒体澄清新闻都能受到质问;风向不对时也好办——就如一位网友说的那样:他们能做的 , 就是删帖 , 然后忙着去给下一个人泼脏水了 。
有人提出 , 网暴“雨衣爸爸”已经涉嫌侵犯其人格权 , 故而可以追究法律责任 。 也是愤懑于这些网络职业“质疑家”总能挥洒自如、横竖获益 。
法律上的思考可以展开 , 而无疑 , 正如要让这些人自律很难一样 , 通过法律手段让他们闭嘴 , 也有可以想见的艰辛 。 因为 , 他们这些人瞅准了“度” , 轻易不会踩高压线 。 他们吃准了遇难者家属无力与无形的诽谤、挖苦纠缠 , 因而尽可以用尽挑衅手段 , 而不必担忧城池失火 。 毕竟 , 逼一个痛到无法呼吸的人到聚光灯下走两步 , 虽然居心不良 , 但在法律上你很难找到硬伤 。 而被骂几句 , 对这些敲敲键盘不嫌事大的人来说 , 又算什么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