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
一个女孩从海外名校硕士毕业回国 , 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 , 面试心仪的公司时也表现得很好 , 最终却没被录用 。
问起来才知道 , 她打车去面试 , 司机一路上十分烦躁 , 不停地抱怨堵车 。
奈何越来越堵 , 渐渐地 , 本就忐忑的她也火从心起 。
好不容易到了公司 , 保安例行检查 , 眼看就要来不及了 , 于是女孩在司机那里感染的坏情绪一股脑儿爆发了 , 十分暴躁地催促了保安几句 。
所幸她顺利地赶上了面试 , 并且发挥不错 。 正当她信心满满地等待结果时 , 却发现自己没有被录取 。
女孩很不甘心 , 便托人打听原因 , 这才知道她对保安发脾气时 , 被恰巧经过的主考官看到了 。
尽管大家一致认为她是最优秀的人选 , 但考虑到她应试前的表现 , 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她 。
知道原委后 , 女孩十分委屈 , 因为她素来是个温和知礼的人 , 却因为受他人坏情绪的影响失去了这次机会 。
曾经看过一句话:
人世间最累的事 , 就是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
但事实上 , 别人的喜怒哀乐与自己毫无关系 。
不被别人的愤怒传染 , 不受别人的焦虑支配 , 不为别人的抱怨烦心 , 不因别人的沮丧失落 , 才是最通透的人生态度 。
内心强大的人 , 都懂得屏蔽别人的坏情绪 , 掌握了心情的主动权 , 才能拥抱属于自己的生活 。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 , 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
?
真正的强者 , 从不会因外界的看法而踟蹰 , 也不会为他人的评价而屈就 。
1999年 , 余秋雨应电视台邀请 , 担任《千禧之旅》纪录片的嘉宾主持 。
没想到这次“跨界” , 竟引来文学界惊涛骇浪般的恶意诽谤 。
当时 , 足足有1800多篇抨击余秋雨的文字 , 说他“不入流”“沽名钓誉” 。
还流传出这一句话:“21世纪的文人圈有两件事是正确的 , 一是好好挣钱 , 二是骂余秋雨 。 ”
面对别人的责难 , 余秋雨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马行千里 , 不洗泥沙 。 ”
自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 哪有功夫理会沾在身上的小小污点呢?
之后《文化苦旅》出版后 , 余秋雨又遭遇了新一轮波涛汹涌的谩骂 。
有人给他的文章挑错 , 有人批评他“滥情” , 还有人说他不尊重文化 。
当时 , 很多文学大家帮他发声 , 但余秋雨却毫不在意 , 依旧不理会任何言论 , 照常写文章、做自己的事 。
后来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这些声音都渐渐消散了 。
本文图片
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写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 ,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 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 。
我们曾以为赢得别人的赞誉才是成功 , 后来却发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为自己而活 。
从始至终 , 能陪我们笑到最后的只有自己 , 而脚下的路 , 也只能我们自己去丈量 。
不敏感于他人目光 , 不生活在别人嘴里 , 做自己人生的评判官 , 才是最难得的清醒 。
正如荷兰畅销书作家罗伊·马丁纳所说: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 , 就是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 。 只有我们不需要外界的赞美时 , 才会变得自由 。
美国作家马德琳·恩格尔说过:
人之所以为人 , 就在于选择的能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凯特王妃|凯特王妃刻骨铭心的初恋,前男友忽冷忽热,最后娶了凯特的好友
- 《少年派2》最终让田甜决定离开家暴的婚姻,是因为女儿的一番话
- 执事|比鸳鸯更体面的执事大丫鬟是谁?荣府身份最尊贵的丫鬟是谁呢
- 如果有一天,男人变心了,女人最好的报复,是这样的
- 王华|已婚女子诈骗两百余万最多时与18人保持暧昧,有人变卖房产
- 沈翊|《猎罪图鉴》大结局上:技术从来不会无懈可击,人心才是最难掌控
- 不管妻子还是情人,吃定一段感情的最好方式:顺其自然
- 霉运|一个人的福祸是有“定数”的,这些事做得太过了,霉运就来了
- |什么样的男生追女生最快,掌握这两点就行了
- 这个男人|女人对男人最深的爱: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