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人到中年的70后,不要让孝顺变成一种绑架

01
《诗经》里写道:“父兮生我 , 母兮鞠我 , 抚我 , 畜我 , 长我 , 育我 , 顾我 , 复我 。 ”
不管你是否承认 , 我们都是父母最爱的孩子;不管你多大 , 都是父母眼里的孩子 。
只要父母在一天 , 你就做了一天孩子 , 就会听到有人叫你的乳名 , 牵挂着你 。
作为70后的我 , 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 , 是深有体会的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我家在湘南的一个山沟里 , 屋前屋后是水田 , 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木 , 山沟里有溪流 , 也有一条蜿蜒的泥巴公路 , 通往圩场 , 再通往县城 。
生活很难 , 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 , 吃饭都是大问题 。 但是父母却很少叫苦 , 父亲一整天都在地里忙碌 , 母亲忙着喂猪、种菜 。
到了赶圩日 , 母亲凌晨三点起床 , 趁着天未亮 , 挑一担蔬菜 , 卖给菜贩子 。
家里常常交不起学费 , 但是母亲却一直说:“加油读书 , 长大后 , 就可以去外面闯一闯 。 ”
时光荏苒 , 父母变老了 , 我们也变成了中年人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知天命” , 人生似乎成了定局 。 我们经历了从农村走进城市 , 从贫穷走向富有的过程 , 但是父母却在“倒着走”——年纪越来越大 , 生活起居 , 越来越依赖儿女 。
大多数的父母 , 没有职工退休金 , 坚持在偏远的老家 , 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 。 他们的苦 , 是一辈子的苦 。
作为儿女 , 如何尽孝 , 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
绑架|人到中年的70后,不要让孝顺变成一种绑架
本文图片

02
孝顺 , 不需要道德绑架 , 要有规矩 。
做人要讲道德 , 但是不能被道德绑架 。
比方说 , 公交车上 , 一个孔武有力的老人 , 不能强迫别人让座 。 不能绝对以年龄来确定谁来“就坐” 。
【绑架|人到中年的70后,不要让孝顺变成一种绑架】70后的人 , 家里多半有几个兄弟姐妹 。 因此 , 父母在照顾儿女的时候 , 会出现偏心的问题 , 儿女因为读书多少、收入多少 , 造成不同的三观 。
父母老了 , 要和谁一起住 , 要谁给赡养费 , 医药费归谁出 , 都是需要商量的事情 , 还要立下规矩 , 否则就乱套了 。
有一种现象 , 叫“你有钱 , 你管” 。 也就是说 , 谁赚了钱 , 就应该把赡养父母的事情 , 承包下来 。
有一种现象 , 叫“谁有房子 , 父母就住谁家” 。 似乎 , 房子大了 , 就是赡养父母的根据 , 不能让房子空置 。
有一种现象 , 叫“谁多读了书 , 谁负责父母养老” 。 因为读书要花很多钱 , 读书的人更聪明 , 在城里混得更好 。
我的母亲有七十多岁了 , 自从父亲过世之后 , 她选择了和我一起居住 。 生活费用的问题 , 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商议 , 然后决定每人每月给五百 。
按照口头协议 , 老家的房子 , 归大家共有 , 以后要拆建 , 就每个人建一层 。 当然 , 也可以主动放弃 。
一家人 , 有商有量 , 赡养父母的问题 , 就解决了 , 规矩也有了 。
有道是 , 强扭的瓜不甜 。
如果父母强行住在谁家 , 儿女们强行把父母安排在谁家 , 都是不可取的 。 过去 , 父母偏爱了谁 , 谁多得了好处 , 都过去了 , 不能百分百左右现在 。
无规矩 , 不成方圆 。 我们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 , 要保持朴素的本性 。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 注定捋不清楚 , 只能把心情捋顺 。
绑架|人到中年的70后,不要让孝顺变成一种绑架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