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挫折教育毁起孩子来到底有多可怕?( 二 )


令儿童受挫的原因很多,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具备将受挫的感受转化为语言的能力,其表现行为却极易被成人误解 。当成人以指责、抱怨对待身处受挫的儿童,可能会阻滞儿童内心成长,让儿童接收到我不够好、不够可爱、不值得别人爱的信号 。

所谓的挫折教育毁起孩子来到底有多可怕?

文章插图
在一次研讨会的准备中,工作室的小助们几天没有睡整宿觉了,看着他们已显疲惫却仍然忙碌的身影,同学们说起他们的敬业,小助说:“在曾老师面前,你从来不会觉得自己不好 。”
这让我想到一句流行的话:我爱你,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爱在你面前我的样子,所以我爱你 。
因为只有爱能激发爱 。当儿童时时从成人那里接收到爱与尊重,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然后他们会爱你、爱自己、接纳自己 。当遭遇挫折时,他的爱之杯里有你来蓄满的爱,会给他强大的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
3.耐受不了的挫折和满溢的容器
一位爸爸向我描述了他9岁儿子的优秀和怕输,意思是怕输影响了孩子的优秀 。求解 。
当我问他怕哭吗?他奇怪地问男孩怎么能随便哭?
一句话道出了我们的文化、爸爸做孩子情感容器的无力感 。当儿子遇“输”,想要通过情绪流动把内在无法耐受的部分倒出,他无法共情孩子、紧捂自己的容器口“有什么可哭的”……
也许他的内在还停留在孩童、无人能涵容他的阶段,而且他的容器已经满了 。当背着满载的容器长大,成为别人的父亲 。当没有意识、尚未思考如何将满溢的情绪倒掉、扩充容器规模,终无法做承载他人情绪的容器 。
儿童有两个容器,一个是爱之杯,需要成人蓄杯;一个是承载不了的部分,需要成人帮忙卸载和涵容 。无论哪个杯子出了问题,他们可能都会用情绪来表达 。
所谓的挫折教育毁起孩子来到底有多可怕?

文章插图
当在幼儿园和家长分离了一天、当在学校和小朋友发生了争执、当没有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些都会激发他内在的挫折感 。当儿童还没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没有安全的情境释放、或压抑了很久的情绪终于找到机会了,他们都需要大哭一场,在成人的爱、理解、接纳中,完成负性情绪卸载、蓄满爱之杯 。
遗憾的是,成人不知道儿童有这样两个杯子,极易在儿童情绪反应时采取不帮忙+指责,向儿童情绪共生,那一刻,丧失了成人立场成为孩童,出自本能,成人也许会将自己的容器口打开倒向正在敞开求助孩子的容器,不自觉中将儿童的容器撑破 。
遭遇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被共情、理解并蓄满爱之杯 。当逐渐长大儿童会将这份感觉固化下来,做自己的容器,自己安慰自己 。
4.挫折教育是个传家宝,我挫折故我在
我有一个来访者是家里老小,父母一向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 。她说只要一过节,家就不宁,她特别怕过节 。成家后她小心翼翼地生活,生怕那份不宁出现在自己的家庭中 。在一次全家外出准备中,儿子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们要出门了,开开心心的好不好?”她被深深震撼 。她说那份深入骨髓的“挫折”意想不到的拐了个弯呈现在全家一起外出的准备中 。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讲述已为人母的她始终无法过太平日子,只要生活一顺,她就要搞事;只要日子舒心,她就想方设法挑事端 。她说快乐和安逸让她有深深的不安全感,好像她只配在挫折里活着,美满幸福对她更像是随时被引爆的炸弹 。
所谓的挫折教育毁起孩子来到底有多可怕?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